晴時多雲

屠殺者還沒確認就被原諒了?

◎ 鄭心惠

先前柯文哲在提及二二八事件時,曾主張應該「讓歷史走入歷史」、不一定要追究元凶;日前出席醫界聯盟活動時,則再度表示,雖然知道「沒有真相,沒有原諒」,但身為受害者家屬,看到父親每逢二二八如此痛苦,常常會希望這個日子不存在,也認為受害者有權選擇遺忘、脫離這種精神折磨。

二二八事件,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政治上的敏感議題,每年此日除了固定的追思活動和政府致歉外,「轉型正義未盡」及「挑起族群紛爭」的爭論也總是定期上演。柯文哲以受害者第三代之身分發表如此言論,認為與其每年都得喚起隱隱作痛的記憶,不如好好放下仇恨展望未來,固然有其理由;但其沒想清楚的是,這種不想觸碰而選擇不追究的心態,才是讓受害者的心一直無法獲得平靜的真正原因。

筆者認為,在落實轉型正義的步驟中,審判、公布過去犯罪史實及定義加害者之形象甚為重要,因為那才是真正對受害者表示負責的方式。比起興建紀念碑、金錢補償和名譽恢復等,受害者要的,應該是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及誰造成了這起悲劇;徹底地了解它,也才能徹底地度過它、向前邁進。這不僅僅對受害者是如此,對台灣整體也是如此。

因此台灣不可能不要二二八,相反地,台灣更應該勇敢的面對二二八,唯有元凶和史實得到相符的定論,才能使受害者和其後代不再苦痛及折磨,也才是台灣真正能放下仇恨、展望未來之始。

(作者為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