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銀行員談稅改:還有空間

◎ 陳秀美

政府終於祭出以稅改為主的「財政健全方案」,調高金融營業稅制、減半兩稅合一可扣抵稅額,並對年所得一千萬元以上者增加四十五%級距所得稅率。我國租稅負擔率遠比世界各國為低,國人皆知,主要是富人租稅偏低所致,此次政府朝此方向努力,值得肯定。但這只讓多數國人稍微有感,距離真正租稅正義、進而附帶實現居住正義,尚有大幅改善空間。

此次健全財政方向,可說只抓小魚放了大魚,其中遺贈稅馬政府於九十八年一月大幅調低,由五十%大幅調降至十%,並分別調高遺產稅免稅額至一千二百萬元、贈與稅免稅額至二百二十萬元,遺產稅需繳稅案件只剩四%,歷年來最「優惠」,造成一些富豪肆無忌憚炒房,部分台商在此誘因下大舉資金回台投入房產市場。而政府在富人壓力下又不願對非自用宅實價課稅,讓住房成為炒作商品,房價所得比不斷攀高,所得又倒退,無殼族或年輕人購屋能力逐漸降低,痛苦指數也一再攀升,尤其年輕適婚族最為辛酸,想買一房結婚如緣木求魚,只能在都市出租套房中苟延殘喘、青春日漸消逝,拖過適婚年齡,沒有未來,台灣也因此少子化變本加厲!

希望政府擴大稅改幅度,最有利國庫收入的對非自用宅實價課稅及調漲遺贈稅趕快實施,讓炒房者提高成本以抑制房價,導引游資往其他工商投資又可增加就業機會,更盼望政府不要富豪建商一有反對聲浪就裹足不前。一兼二顧,有了租稅及居住正義,台灣才能永續發展。

(作者任職銀行存匯部門,新竹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