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當韓良露、嚴長壽相繼示警...

◎ 黃子維

被譽為台灣觀光界教父的嚴長壽,近期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指出:「(一年來台的)觀光客要從八百萬(人次),衝到九百萬(人次),這是荒謬到極點,大批的大陸團客只會把台灣毀掉,花東風景線會被遊客的噪音所淹沒。我看到的是很多盲目的商人,突然有機會拚命建旅館接待大陸客人,但這就讓台灣走向一條不歸路,走向香港後來面對的狀況,生活品質被擠到消失了。」

此外,早在前年十二月,台灣另一位生活美食家韓良露,也曾發表一篇「日月潭上的觀光遊船」,質疑「當台灣整個社會為了促進兩岸人民交流,與振興國內旅遊經濟的活水,先後開放了陸客團與陸客自由行,但陸客團到底帶來了多少好處,還是造成了國內旅遊品質的劣幣驅逐良幣」,並在文末中以「只在台灣留下了傷痕累累的旅遊品質」做為總結。

對照嚴長壽與韓良露前後兩者的說法,就可以得知,在過去的一年多中,即便問題日益惡化擴大,但馬政府依然堅持「只顧數量,不問品質」的量化取向,並在洋洋自得,將陸客人數成長視為政績廣泛宣傳的同時,坐視讓台灣的觀光品質逐步由「傷痕累累」到「被毀掉」。

如同嚴長壽在專訪中提到的,「政府若不懂對觀光客進行成長管控,將是一個災難。」而值得國人深思與警惕的是,除了觀光業外,還有多少的兩岸交流項目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有著看似亮眼的帳面數據,但實際上卻對台灣產生腐蝕性的依賴與倒退。(作者為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