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敗局的失敗基因

◎ 愚工

《新新聞》雜誌八日發表題為:「既是民主奇蹟 也是民主詐欺」的評論,作者指出,透過選舉,操縱民意,金溥聰成功打造了「馬英九」這號政治人物,從沒失手過。並進一步指出,如果是產品品質太差,而政治行銷技術又太好,那就真的有「民主詐欺」之嫌了。

這段評語點出台灣人民對馬英九從「心醉到心碎」的心路轉折,而與馬英九「從萬人迷變成萬人譙」的客觀事實相呼應。也令我想起中國資深媒體人吳曉波名著《大敗局》。

《大敗局》書中的十個案例企業都迷信廣告宣傳的魅力,以「三株口服液」為例,它除了電視廣告,還打出「讓專家說話,請患者見證」策略,邀請專家到每個村鎮,「假義診之名,行推銷產品之實」,這一招頗有long stay的神韻。一九九八年隨著「八瓶三株喝死一位老漢」事件,四百多個子公司及幾乎所有辦事處和工作站全部關閉,年銷售額高達八十億元(人民幣,以下同),累計上繳利潤十八億元、擁有十五萬名員工的「三株帝國」幾近崩潰。

吳曉波為書中十個中國企業的失敗案例總結出下列三個「失敗基因」:一、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二、普遍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三、普遍缺乏系統的職業精神。

回頭看馬金團隊,這個團隊也是迷信廣告宣傳的神力,因此大面積重用媒體人;也是務虛不務實,喜歡耍弄long stay這種小伎倆,偏信政策的失敗是「宣傳與溝通不足」所致,而渾然不知真正的關鍵問題在,團隊本身與「大敗局」書中的案例企業擁有完全一樣的三個「失敗基因」,實在令人唏噓。(作者為台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