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天麟專欄》第二次金改的迷思

主要金控的獲利情形近期起了大變化,有些金控受雙卡風暴影響,從績優生掉到放牛班。此一結果,讓我回憶過去公營行庫績效不如民營銀行的一段歷史。或許外國的月亮總比台灣圓,本國銀行(一九九○年未開放民營銀行前)的服務及績效一向被認為不如外國。但筆者在美、英待了一段時間,親自成為外國銀行的客戶後,反而覺得他們的服務不如台灣,領錢要排長龍(在台恐早被客戶罵死),算鈔更是令人不敢恭維(當時還沒有點鈔機),借款要簽一堆書面契約。我的結論是,台灣的銀行服務不比外國差。

一九九○年,新的民營銀行出現。一開始,每家新銀行的分支機構只不過十幾家,但他們就已集寵愛於一身。有一天,財政部官員來視察,席間指責公營行庫服務不如人家,他舉例說,財部接到民間訴苦電話公營約為民營的一倍,業務缺失報告件數(絕對數)也是公營行庫多。當時我心裡想,「公營銀行的客戶數是民營銀行的十幾倍多,訴苦電話當然多」,但也不敢反駁,因怕一反駁明年要增設的分行就飛了。為此我親自裝成客戶,到分行去測試服務態度,當然不能令人滿意,但民營銀行也差不多,幾天下來的結論是「公營、民營的服務一樣差」(有一家民營銀行是比較好)。

最令人難以釋懷的是,以ROA(資產獲利率)表示的經營績效,民營銀行的確很不錯,公營的老銀行就因此成為眾矢之的。問題是,指責者對公營行庫背負的政策犧牲卻一字不提(如災害特別融資、紓困、配合政策的代收稅款等)。最使公營大行庫動彈不得的是「員額編制」。明明業務在增加,也要配合政府精簡人員,因要推信用卡、消費性貸款等新業務還得增加人員,也只好垂涎三尺,讓外商及新銀行獨霸天下。「廠商西進」對省屬行庫是致命打擊,因為這些老銀行在省議會及政府政策要求下,均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授信對象,每年政府都有提高對中小企業授信之政策要求。但一九九○年後的產業西進使台灣的中小企業,去的去、掏空的掏空,老行庫的逾放隨即飆高,此刻專供消費金融的新進銀行充分利用「委外催收」的利器,謳歌高利潤、低壞帳的經營奇蹟。公營老銀行就成為無效率、舊價值的代名詞,外商或民營銀行的經營者即成為天之驕子,進而指導老銀行如何砸下數億元,聘請外國專家來念經。

但這些都過去了,由於企業西進,民間的痛苦指數逐年上升,外商及新銀行賴以顯耀的三種神器(消費金融、委外催收、只服務特殊客戶)迅速鈍化,卡務終於遇到卡奴以生命為賭注的反撲,獲利排名開始大洗牌,績優生之風光似已不再。

不過,或許這也是新的開始,新銀行的卡債問題年底前應可解決,得以重新出發。另方面,十多年來被產業西進所困的老銀行,現亦脫離了公營的桎梏,績效獎金、組織改造、員工採用、人事升遷等企業經營該有之權力,亦逐漸由議會、政府獲得解放。現在老銀行、新銀行、外商之立足點漸趨一致,應是公營、民營、老銀行、新銀行公平起跑之開始,也正是政府可暫時擺脫「第二次金改」的迷思,好讓社會大眾來決定其經營之優劣的時候。誰是績優生,誰是放牛班,只要公營不再被民營財團所合併,各自努力,再過十年應可揭曉。(作者為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