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沒有文化 沒有創意 更非產業

◎ 林玠汶

近幾年,台灣各地的文創園區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有一些真的有保存一些當地的文史或地方特色,但有一些文創園區有大量的商店,還有夜店,甚至像百貨公司的建築物都在園區內出現。你說這真的符合文創的精神嗎?到底什麼才是文化創意呢?

文創顧名思義就是從文化來的,你說詐騙電話的盛行是不是文化呢?當然是啊,就是因為這種騙術太多了,所以才有人做了最近被line收購的who’s call這個app,那我說這個app是文創,一定會有人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跟一般大眾認知的文創似乎有落差,但是這不就是活生生融合在文化中的創意,是我有問題還是大眾的認知有問題呢?

最近台鐵的台北機廠預計規劃為文創園區,有美術館、文創商場、文創飯店等等任何加上文創這兩個字產業,這些規劃占去了大部分的園區面積,這些跟當地毫無淵源的規劃,這不是很不合理嗎?

原本的設施等設備不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鐵道文化嗎?而這個機廠對台灣鐵道的重要性我也不贅述,但為什麼要強加一套從天而降的產業,然後告訴你說,這是文創,這裡是文創園區。

因為真正的文創,並不會強調自己做的是文創。

事實上所有的產業都是文創,那些之所以會自稱文創的產業,不是要佔便宜就是沒有自信走出來。

(作者為設計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