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客委會 當示眾

◎ 徐智俊

粢粑,也可叫麻糬,是南方米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之一。這往往成為嘲笑客家的一個「老梗」,很多綜藝節目、餐廳秀,屢用不鮮!最近「一袋女王」談話性綜藝節目,主持人輕佻脫口:「客家人就是粢粑。」

但是,這真的是一個好梗嗎?在放聲大笑的同時,並非每個人都覺得好笑,猶如性騷擾的笑話,男人笑女人(或同志),多數嘲笑少數,白人嘲笑黑人,就像多年前的「董月花」一樣引起非議!然後不一樣的是,這個節目的後面卻有「客委會」的支持挹注,拿了公部門的錢去嘲諷客家人,「畜老鼠咬布袋」,就問題嚴重了,再加上「娶到客家女人上天堂,嫁給客家男人淚兩行」這種強化族群性別負面印象的話,對客家人主體性、客家尊嚴有害無益!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解釋,原本是希望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請問這是拉近了哪種距離?只會讓年輕人更無所適從吧!

另外,諸如此類水準不高的電視節目及廣播,補助時有沒有考慮到品質與客家話比例?現階段復振客語為首要任務,客委會補助難道是不要振興客家話復興客家文化嗎?傳播這樣的客家文化,正經「當示眾」(瀉示瀉眾)!

客家人「還我母語運動」從一九九八年至今十五年頭,情勢卻發展至此,「粢粑」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在那個「被偷走的客家」、「失去主體的客家」!

(作者為師範大學應用華語研究所學生,客家電台主持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