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1985與民進黨策略之比較

◎ 范姜提昂

一九八五行動聯盟」要求「下修公投、罷免等之門檻」,民進黨則提出「倒閣」呼籲,究竟怎麼做才是對的?或是可行的?

先說「一九八五」,他們升起公民旗,降下國、民兩黨黨旗,象徵公民意識高於政黨意識,並移師自由廣場,希望重現野百合學運。野百合,距今二十三年,促成國是會議、廢除《臨時條款》、結束萬年國會,是台灣民主史最偉大的運動之一。

就形勢來看,兩個學運分別面對李總統與馬,大不相同。當時李總統正陷入「主流與非主流」二月政爭,主流派雖然占了體制優勢,但很不穩固,「野百合」對李總統而言,是正向助力。所以,野百合成功除了因為大勢所趨之外,與二月政爭之「板塊形狀」若合符節,也很關鍵。

二十五萬人送仲丘,促成軍審法修法,想必給國人極大鼓舞;但須警覺,對馬而言,他意圖尋求「終統」的歷史定位已無須諱言。就這點來說,軍審修法是「可以承受之輕」,馬不在乎,中國不在乎人權,更不在乎台灣將領憂心影響台軍戰力。

反之,「公投、罷免門檻下修」是幫人民要回命運主導權,事關「終統大趨勢」能否掌控,也事關台灣經濟路線,能否確保「不可逆的朝向終統」邁進,與軍審修法的「可以承受之輕」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馬不是李總統;馬九趴之屈辱感,只會促使馬加緊靠向中國,換取中國奧援。這種節骨眼,馬怎可能下修罷免、公投門檻,在中國面前向人民示弱?增添終統變數?

而無論是罷免、公投門檻之下修,都必須有一個可以反映新民意的新國會來修法或立法。倒閣,是唯一能徹底解決「馬用黨產挾持國會亂象」的憲法行動。我們要有反核四國會、反服貿國會等。有人說倒閣,馬反而沒事,很奇怪。其實,強大新民意天天怒吼,倒閣後,只要公民共同努力,新國會必能「堅固反映」新民意。馬沒事?馬當然該沒事,也該沒用!國民黨人尤須想清楚,除非你真的知道黨產到哪裡去了?請別再眷戀黨產,一起倒閣,公民不會辜負你!

(作者為台灣北社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