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因才施教 vs. 有教無類

■ 謝麗美

中部數縣市招考國中資優班遭外界批評「變相能力分班」。事實上,招考「資優班」非僅出現於國中,北部地區有些小學也已著手招考「英語資優班」、「美術資優班」、「舞蹈資優班」、「一般智能資優班」…等。

「成立資優班」與「維持常態編班」分別有「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為理論基礎,究竟何者較佳?短期難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各種學科與各種才藝專長不可有貴賤之分,都應平等對待與培養,方能讓國家擁有各式各樣的專業人才,而能為國所用。更重要的是,平等培育每種才藝專長,可讓每個學生都有發揮所長的機會,而不會被邊緣化致放棄自我。

因此不論英語、數學、社會、自然、鄉土語言等課程,也不論鋼琴、繪畫、舞蹈、鄉土語歌唱、鄉土語戲曲等才藝,都應同等獲得重視,不可獨厚有益升學學科、有助升學之才藝,而將本土文化學科(如:閔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等課程)、本土文化才藝(如:河洛歌仔戲、客家歌舞、原住民傳統技能等)冷落一旁。(作者為教育事業員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