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怎麼有臉在中南美吹噓台灣的經濟?

國事如麻,國人皆曰不可,馬英九總統依舊如期出國訪問。一個滿意度低迷,亟須積極作為挽回聲望的國家領導人,此時不顧民意反對堅持出國,究竟所為何來?等到馬總統抵達友邦後,答案終於揭曉。原來這又是一次以外交出訪之名,耗用國家資源,讓友邦元首說些客套、違心話來為自己取暖,並透過出口轉內銷的方式,包裝慘不忍睹施政成績的行程。

任何滿意度只剩十三%的國家元首,不是自己感到羞愧,主動請辭,就是被民眾罷免或推翻了。但台灣多數民眾有很高的民主素養,心地良善,即使對馬政府的不滿已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仍然尊重民主程序選出的總統,只期待馬英九和隨之雞犬升天的統治集團,尚有一絲良知,幡然悔悟,徹底修正錯誤政策,傾聽民意,以民眾福祉、台灣利益為依歸,真正打造出黃金年代。

然而,事與願違。這位高級知識份子顯然不知民意為何物,自我感覺良好,始終不承認執政失敗,反而吹噓其執政五年來,平均經濟成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二名,今年第一季的經濟表現也僅次於香港,「是有史以來政府表現最好的」。這次他到了國外,仍大放厥詞,在巴拉圭總統的國宴中對與會各國元首自捧台灣的失業率四.一四%,讓與會者投以羨慕的眼光。而且還一起唱哭調,彼此大嘆現在的總統很不好當。

這種專程跑到國外尋求慰藉的橋段,只是一種拙劣的表演。坦白說,馬英九這些選擇性的話語,或許只能騙騙外國人,然而,外國元首再笨,應該也有一定程度的智商,難道不會質疑︰如果馬英九的表現那麼好,為何施政滿意度在世界各國元首中殿後?當然,與海地、巴拉圭、聖露西亞、聖文森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相比,台灣當然是天堂。但是若跟自己比,或是跟馬英九一再提及的亞洲四小龍另三隻小龍相比,台灣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倒退。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就四小龍而言。確實,亞洲四小龍均曾創下驚人的經濟成長,但那已是一九八○到九○年代的事了。就像「日本第一」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目前只剩失落的日本,昔日的四小龍如今已是不同等級的經濟體,亞洲四小龍早已成為歷史名詞。就以二○一二年的人均GDP而論,新加坡五○七一四美元、香港三四三九三美元,台灣只有二一五九二美元,乃屬不同世界,放在一起比較,毫無意義可言。最近新加坡媒體報導一位台灣十八歲女生遠赴該國擔任餐廳服務生,指出「台灣年輕人願意到星國工作,是因為(台灣)毫無生氣的經濟。」如果台灣年輕人到星國從事最底層的服務生都是一種出路,馬英九怎麼好意思拿台灣經濟跟新加坡作比較?

至於南韓的人均GDP二三七四九美元,雖然與我差距不大,但南韓已是經合會成員,是已開發國家的一員,加上擁有國際知名品牌與跨國企業,其所展現的經濟發展雄心與氣魄,根本不是悶經濟的台灣所可比擬。況且,馬總統吹噓執政下的台灣是亞洲四小龍第二名,且不管數據正確性,以人民生活的實際情況而言,只是自取其辱罷了。因為,四小龍除了台灣外,哪有薪資倒退回十五、六年前的?尤其,台灣最嚴重的問題在於,即使GDP成長是正數,但底層的民眾顯然並未享受經濟成長的好處,因此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痛苦指數愈來愈高。這張不及格的經濟成績單,本是一樁見不得人的家醜,奈何馬先生竟然遠渡重洋,拿去向貧窮落後的友邦炫耀,真是讓世人見笑了。

其實,馬先生唯一的經濟政策,就是向中國傾斜。但是,在全球股市的大牛市中,唯獨台股與中國股市黯然無光,即可印證傾中是一條錯誤的不歸路。尤甚者,在維繫經濟成長方面,中國有如泥菩薩過江,都自身難保了,再怎麼想籠絡馬政府,恐怕也是力有未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