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恒煒專欄》陳總統乾坤一擲的意義

陳水扁總統出訪中南美洲國家借道美國,原是台美兩國關係的標誌,美國政府竟而只准在安克拉治停留、加油;陳總統決定繞道,遠離美國而到阿聯大公國、荷蘭停機,抗議的姿態十足。陳總統為了台灣的尊嚴,寧捋虎鬚,不只贏得台灣人民的尊敬與支持,更重要的是,阿扁魄力回來了!

根據美國兩位眾議員譚克雷多與羅拉巴聯名給國務卿萊斯的公開信︿國務院到底是看中國的臉色還是聽國會指示辦事?﹀,可以知道陳總統遭到不公平、不正義、不平等的對待,來自中共的打壓。所以陳總統的斷然「應變」,不只針對美國,也針對中共,展現了台灣義不受屈以及獨立自主的國格。

訪美挫折透顯的重要意義是,台灣路的多艱。陳總統奮起一搏,當然會衝撞台美關係;然而台灣已然取得重新發球權,現在只看美國如何因應了。美國需不需要台灣做為第一島鏈的戰略要衝?是不是要防中共非和平崛起?那麼要如何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勢必成為美國朝野的重要且優先思考議題。

台灣正處於歷史的關鍵點;不只美國須深思,台灣人民更應該深思,而民進黨尤然。民進黨中央召開「黨務革新研討會」,最核心的議題是「黨的基本價值」,但是,最基要的是,民進黨必須體認其歷史責任與歷史任務;這是「基本價值」問題意識的根源。民進黨的歷史功能是什麼,不只是「台灣人出頭天」,不只是「政黨輪替」,不只是解決「外來政權」,迫在眉睫的是保護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於不墜,力抗國共聯手「統一」台灣的「終極目標」。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雖然與前主席連戰形同決裂,卻還要佔「國共論壇」的便宜。連戰在中共全力支援護航下,到北京召開國共經貿論壇,中共甚至軟硬兼施的拉台灣大企業主五十人壯其聲勢,馬英九說:「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大勢」云何,就是在「一中」之下完成「終極統一」。

馬英九二○○八年一旦勝出,台灣與中國勢必連成一氣,國民黨與共產黨完成「一中」,即使沒有統一之名,絕對有統一之實。國共兩黨共舉民族主義大旗,國民黨重新向中共登記為政黨,中國人士加入國民黨,紅與藍合譜「青天白日滿地紅」;那麼,台灣在政治上只能服膺「一個中國原則」,經濟上成為中國「內地化」的一環,地位勢必與香港比肩,「一國兩制」水到渠成。

這不是危言聳聽,連戰與宋楚瑜到中共「求降」,已經正式宣告中華民國不存,而馬英九轄下台北市舉行的國際場合,國旗已經消失,更怵目驚心的是,人民幣公然流通黨中央,而泛藍全力杯葛軍購,認可中國學歷、推行漢語拼音,而不畏人言購買國民黨黨中央「黨產」的張榮發之流,公開呼籲承認「一國兩制」……。馬英九選上總統迫不及待會追隨連宋之後「登陸」,接下來台灣不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也難。從此台灣不只是再沒有「翻身」餘地,美國勢力也必黯然退出台海,剩下的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只能成為美國憑弔的文獻。

陳水扁悍然向美嗆聲,能不能喚起台灣人民的反省?能不能引發美國朝野的反思?能不能喚醒民進黨的為台灣而奮鬥的天職(calling)?或許真是危機下的轉機。

陳總統的乾坤一擲,意義在此。

(作者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