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颱風命名要國際化 不要「統一」

◎ 郭燕霖

據報導指出,氣象局局長辛在勤有感於颱風之音譯和中港澳不一會造成困擾,因此,氣象局將在九月份的氣象學會交流會議上,提議建立「颱風名字通用表」。辛局長所指出的困擾,可能是針對中國觀光客而言,但如果颱風之命名為考量中客而「統一」,無形當中也易讓外國誤解為台灣被中國所統一,喪失台灣主體性。

台灣因未加入聯合國,故無法參加世界氣象組織來命名颱風名稱。台灣所在的區域是歸屬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之中,颱風之命名是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指定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而為因應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命名的變革,故自二○○○年一月一日起,中央氣象局報導颱風消息時,改以颱風編號為主,颱風委員會之國際命名為輔。以上資訊可在中央氣象局網站找到。辛局長可能疏忽了命名以編號為主的大原則。

筆者認為,氣象局應借鏡鄰國日本的做法,以第幾號颱風來命名。舉今年侵襲台灣之「蘇力」颱風為例,日本就沒額外命名,逕以第七號颱風稱之;如果為了服務外國觀光客,就以Soulik稱之,這也符合國際化原則。

(作者為台灣教師聯盟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