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三次金改 四點謬論

◎ 黃天麟

日前(8日)財經立法促進院一行拜會馬總統,建議行政院成立「金融改革小組」,積極推動金融改革鬆綁整併,尤其應加速公股銀行釋股(俗稱三次金改)。問題是,三次金改真有其必要嗎?

主張金改所持理由洋洋灑灑,不過綜合起來不外是:1.大型化才能提高金融產業的競爭力;2.台灣金融業利差太小僅1%,獲利能力不足;3.我國金融業占GDP比重低於新加坡、香港;4.公營行庫績效不彰媒介資金功能低落。

但若我們能平心觀察,這些理由都是片面之詞,與實情不符。

第一,大型化才能提高競爭力嗎?以日本為例,1980年代世界十大銀行幾乎由日本銀行所包辦,但各大銀行並不因此而保持其競爭力,往後也進行合併再合併,仍然失落了二十年,現在沒有一家在十大之內。在金融危機中破產者亦多屬大型化後的銀行,在很多情況下,大型化反而會弱化其競爭力,成為國家負擔。

第二,台灣銀行業的利差太小?究其原因,競爭固是其一,然真正問題是企業外移、國內投資不足,也就是企業不借錢。不過,若從另一角度言,利差小亦非壞事,因它對企業之投資活動是有利的。自不能以此做為銀行應予合併的理由。

三,把我國金融業產值占GDP之比重不如港、星(去年6.27%,低於新加坡的11.9%及香港的16.1%)做為改革訴求的學者,更是離譜。實情是,正常國家(非城市型)的此種比例,韓國也只有6.5%、美國5.1%、日本更低,2010年是4.9%。換言之,我國金融業產值占GDP之比適中,硬要把台灣香港化的人才會喊太低。

四,公股行庫績效不彰嗎?台灣引進美、日、星、歐等銀行已幾十年,開放民營銀行亦已二十多年,公股行庫若績效不彰,早就被市場所淘汰。實驗已證明,公股行庫雖然背負配合政府政策之重擔(如紓困、護盤等),但卻越戰越勇,至今仍守住半壁江山,成為台灣金融穩定的力量,將來亦可能是在台迎戰陸資銀行之主力。所謂「人在福中不知福」,過去幾十年來,台灣雖經多次世界金融風暴,卻都能安然渡過,公股諸行庫的功不可沒。請不要摧毀台灣這一股安定的力量。

切記,台灣經濟之「悶」,不是金融出了問題,銀行利差過小、不易獲利是「悶經濟」的結果,政府當今迫切需要做的是,如何提升企業在台的生產性投資。「金融改革小組」之設置不但不必,還會如過去的「教改」一樣越改越糟,全民都將跟著遭殃。(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