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賴清德總統剛柔並濟,引領台灣進入新時代

◎ 林逸民

賴清德即將就任總統,其內閣人事也已經大致底定,從其執政布局,可以看出追求國家安全的穩定過渡,同時也在產業經濟發展上積極進取的決心,賴從政經歷以剛正不阿聞名,如今更展現柔軟身段,剛柔並濟,引領台灣面對眼前諸多艱難險阻。

賴清德在困苦環境中生長,對底層人民的苦難感同身受,在無背景、無資源下刻苦上進,成為醫師,進而從政盼改善台灣政治,在逐步邁向成功的過程,不受政治圈爭權奪利不良風氣的引誘,擁有政治權力後,還是堅持本貌,這是他獲得人民信賴,而能以91.5萬票大幅領先當選的主因。

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八年任期,台灣與美國關係持續增溫,雙方具備充分互信,粉碎親中政客的疑美論,台灣安全因而有了最基本保障。賴清德在國安、國防大體沿用蔡的班底,以國家安全為第一優先,不求個人表現,在政權交接之際以穩定為要。

但仍須承認,蔡英文八年執政期間,有些方向未符人民期望,或輕重緩急、順序錯誤,對某些特定價值太過重視,而許多國家亟需的改革卻牛步化。反映在選票上,賴清德總統的得票,比起民進黨政黨票高出60.4萬票,顯示人民信服賴的人格,對民進黨的執政成果卻非完全滿意。

如今賴清德總統必須回應人民期待,對過去民進黨執政方向做必要調整,包括過去任行政院長修正過的一例一休,以及更廣泛的勞動法規須鬆綁、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包括人民最在意的能源領域,產業發展需要供電的穩定,核三廠勢必延役,非核家園目標需要合理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策略也需要調整腳步,以更加速前進。

賴清德啟用科技大廠崇越創辦人郭智輝任經濟部長,符合人民殷殷企盼,台灣本是工商立國,產業是台灣根基,產業發展不僅提升台灣經濟實力,充實財政而能投資國防國安,產業本身的影響力直接是「護國神山」。民進黨過去從環運、工運出發,許多主張往往與企業和資本市場對立,如今台灣身處強敵威脅下,必須富國強兵,政府、產業、人民需要密切合作,而非彼此鬥爭。

人口結構造成的年金、健保、兵源,以及教育機構需要重整各種問題,在過去八年內改革進度可說差強人意,賴清德所須處理的艱難問題紛至沓來,又面臨國會不過半的挑戰,幸運的是,賴清德總統一向堅毅勇於面對困境。全體台灣人應不吝支持,作為他克服難關最大的後盾。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