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兩岸交手又一次黑箱作業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明天又要率團前往中國了,這次吳榮譽主席身價可大大不同,過去的插花角色,現在則是行前獲得馬英九主席召見完成「授權」儀式,儼然已經成為今後代表權力當局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新「對口」。這也等同正式宣告連戰榮譽主席此後將隨胡錦濤「同志」的卸任,一同告別自二○○五年「連胡公報」以來所建立的國共對話舞台。

這場公然在總統府所進行的權力鬥爭戲碼,以及企圖正當化黨國私攬對中政策的黑箱程序,實在無法無天、放肆至極,台灣社會必須提醒馬英九如果忘記了元首對外代表國家的身分與責任,就該自行下台走人,否則可能引爆的民意後座力恐怕不是一個早已跛鴨的總統所能承受的。

看看馬英九的自我定位,他說︰「中共換屆之後 ,國民黨正式派吳伯雄到大陸跟對方會面,一方面檢討五年多來兩岸關係發展,另一方面前瞻未來方向,意義非常重大。」再看看他對新特使的定位︰「二○○八年吳主席率團到大陸,會見胡錦濤總書記,確立了國民黨執政後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這些拙劣的「去連抬吳」權力操作手法,屬於國民黨內部傾軋的部分,外界無甚興趣。但這些惡鬥,既不該成為中南海藉以「制台」的素材,更不該危及公領域的正常運作,甚至損及人民權益。

上述以國民黨為主體的黨腔黨調,即使拉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去講,在民主時代,都有「以黨領政」的不當,何況在重大政治象徵意義的總統府,尤其處理的是性質高度敏感、必須以全民意向為依歸的兩岸事務?在將「兩岸關係」誤導為「國共關係」的思維下,人民的位置顯然已經被馬英九推到了末位,這「去人民」的惡意,接踵而至的就是中國政策自民意監督的民主機制中脫韁而去。

馬英九未經向人民報告、立法院討論,逕行交付給吳伯雄去會習近平的「口諭」,大致可歸納為兩大項︰首先,「兩岸間不是國與國關係」,因此他不會把雙方互設的辦事機構當做是外交的使領館。有關人員的身分、保障,證照的申辦,及受刑人的探視等,都不是把它當做兩個國家間的關係來看待。為此,馬預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需要做一些調整,政府都準備好了,會一波波提出來」 。但又說︰兩岸互設機構「裡頭每一樣東西,其實都具有高度政治含義」。其次,馬明言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將對兩岸關係構成「結構性的改變」,認為年底前「服務貿易」與「貨品貿易」依序簽署後,「等於是兩岸經貿關係的基本法」。

這政經底牌的翻掀,對照所謂的「政治含義」說,真是令人不寒而慄。馬英九的「非國與國關係」,當然不是其癡人說夢、訛詐國人的「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政府不可能把對岸看做是一個國家」,否則請吳伯雄向習近平一字不漏的當面強調、確認立場,即可立刻穿幫。那麼馬的真實意圖為何?如果把設處與ECFA對照於香港當年的「中聯辦」與CEPA,政府應該具體說明兩者的差異何在?至少擺在國人眼前的相同點幾乎已經無法辨識,包括中方的併吞目的與操作模式完全一致,台灣與香港都不把中國視為國對國關係也同樣一致。

台灣已經屆臨一個非常嚴峻的時刻。國民黨馬英九憑什麼撇開二三○○萬人,派遣國民黨「新貴」去與中國共產黨當局洽商以上種種未經台灣公民檢視並同意的提議?這種徹底背離民主要旨的行動,全然否決人民參與、國會監督、公開透明的基本原則,已經瀕臨「叛國」的危險邊緣,台灣社會必須警覺,並立即提出嚴正抗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