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化解農業統戰 簡單

■ 吳榮杰

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於四月十四日在北京舉行「國共論壇」,中國台辦主任並於會中宣布了七項農業措施,其內涵大致上是擴大允許台灣水果蔬菜與水產品進口的項目,降低一部份原有之關稅、檢驗、運輸、儲存障礙或成本,增設農業園區及組團赴台採購蔬果等。

其實,內行人都知道,這是中國延續去年所發動的口惠而不實的對台農業統戰伎倆。但是,有了去年遭受裡應外合猛烈夾擊的經驗,政府今年應有所警惕,主動回應,避免新一波的污衊攻訐。

政府化解統戰或政爭陰謀的策略其實不難,只要拿出具體數據(例如:去年我國出口至中國的農產品、生鮮水果的總值分別只佔我國農產品、生鮮水果出口總值的十%及五點七%;十五項中國去年宣佈零關稅進口的水果,也只佔我國去年農產品總外銷金額約零點一七%,是國內水果總產值的萬分之七。而且,我國自中國進口的農產品金額每年都遠高於出口,去年逆差就將近五十八億美元,還不包括走私進來的);並且讓民眾知道政府自二○○三年就已推動「加強農產品國際行銷方案」,積極協助農民開拓日本、美國、加拿大、歐洲及中國沿海大都市等國際市場。如此,對中國市場過度的渲染,與對政治阻礙農產品銷中的不實攻訐,即可不攻自破。

政府更應明確告訴對岸中國及國內別有居心的政黨,如果有心協助國內農民,就應該設法協助杜絕在中國的不肖業者假「台灣水果」之名,銷售種源及技術來自台灣、而在中國境內種植生產的水果,嚴重危害台灣水果形象及農民權益的仿冒行為。

此外,由於中國缺乏保障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僅農產品仿冒嚴重,而且有投機業者搶先註冊台灣農產品商標(如文山包種茶、池上米、古坑咖啡、埔里酒等),導致台灣農民權益遭受嚴重侵害。解決這些侵權、仿冒問題,才能真正對台灣農產品外銷至中國有所幫助。

政府也宜就農產品銷中涉及公權力事項,誠心呼籲對方尊重政府體制,以對等的立場與我方所指定、具有豐富外貿經驗的外貿協會儘速協商。

對於中國擬組團來台採購農產品,我們樂觀其成,但宜避免其變質為圖利少數特定集團,或擾亂國內農產品市場的非經常性政治操作。(作者為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