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軍官談廣大興/QDR沒寫 Harvard沒教

◎ 吳人中

我國漁船無端遭菲律賓掃射迄今,頗令人遺憾的是馬政府有如古龍筆下的「神水宮宮主—水母陰姬」一般毫無章法的演出;再加上只能拍出「阿洪之聲護釣島」之類三流宣傳片之才的外交部長猶如「禮賓司專員」一般「稱職」的表現,著實令人哭笑不得。

「國防是外交的後盾」,在本次事件處理中,馬政府顯得被動而僵化,這主要來自於我國從未將類似事件列入假想情境中—在任何推演及《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等均無著墨,因而顯得進退失據。相較之下,美國的QDR即明確律訂「威脅來源」包含主權國家、國際恐怖組織、跨國威脅、失敗國家、失控地區、氣候變化、能源威脅競爭、網路駭客、疫情…等等,較諸我國全面許多。

馬主政下的QDR並未明訂如此,而若政策未明訂,那就有賴領導者的指揮調度—但誠如李前總統所評「處理混亂」—照說我方應該確立議題(先調查釐清、議定賠償),同時以國際輿論施壓,後續詢商永久和平解決之道(護漁、談判漁權、或是武力威嚇等)。但馬政府錯估局勢,反讓菲律賓緊捉「美菲同盟」與「一中政策」應對我國!馬的國安會議都不曉得開了幾次,下一招是什麼?

我國對於「外交後盾」的應用仍處於「巨艦大砲」的思維,例如馬總統在其臉書中不斷誇耀護漁任務艦艇噸位,卻可曾想過這些艦艇都是李前總統、陳前總統主政時所獲得?(值得馬謝一聲吧!)反觀馬主政下五年「創新、不對襯」的所謂「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戰力又在哪裡?可曾思考過發展無人機、空飄氣球以長時間監控我方海域,或是派遣特戰隊員攜帶M82、PSG-1等長射程狙擊槍、火力較大之肩射武器上漁船,若遇狀況則提供初期防護,再呼叫優勢火力支援…?方法很多,但馬政府卻挑了個一趟要花上千萬的「武力展示」方式,若說預算充足也就罷了,問題是馬政府主政下的經濟搞好了嗎?

看穿馬政府「外交休兵」後的僵化步數,看不到馬政府的靈活應對;看穿馬政府只重體能的國防思維,看不到馬政府的「三小」戰力;這是Bumbler遇到土匪,裡頭有太多「哈佛沒教的事」!(作者為陸軍少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