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遙想台灣少年工

■ 陳悅文

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的善德寺有一個「戰沒台灣少年之慰靈碑」,是由早川金次氏以私財建造,紀念戰時在日本喪生的「台灣少年工」。早川金次說明了建立慰靈碑的由來如下:

昭和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三菱重工業名古屋航空機製作所受到B29的空襲,損失慘重。同時,從高座海軍工廠派來的二十幾名台灣少年工死於防空洞中。

在川西航空製作所中,也有一位在盲腸手術中死亡的少年,橫須賀市野比診所中,也有兩位因為營養不良惡化成肺結核病亡的少年工。

昭和二十年七月三十日早上,上完晚班的六名少年工被美軍軍機炸死於草柳的森林中。

其他在航空技術廠,蒲田的早川鐵工,佐世保空廠,霞浦航空隊都有犧牲者。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向聯合國降伏,高座海軍工廠關閉。將近二千名的日本職員及員工便返鄉回家。

特別令人感到扼腕的是來自台灣的八千名少年工,他們懷著希望來到日本。然而夢想卻變成殘夢一場。少年工的幹部們為了每天的生活、返鄉事宜和相關單位協商斡旋,其奮鬥努力的樣子,成為每天在焦躁,不安中度過的少年工們的支柱。

到九月五日解任為止,因為有一些後續的整理工作,我一直留在機械工廠。

直到最後一天,少年工們每天都送三次飯來給我。別離的時候,少年工們含著眼淚圍著我說:「早川技手,好好保重!」

昭和二十一年一月三日,少年工們帶著朋友的遺骨回家了。

終戰後的十八年,也就是昭和三十八年(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作為一個在戰火中生存下來的日本人,我決定要安慰那些無法返鄉,無法再見到親人,喊著母親的名字死在異鄉的台灣少年工靈魂。只要我活著,不,就算我死了,也要讓後世的人能安慰少年工的靈魂。那麼人們就會更了解戰爭的愚昧及恐怖。祈昐日本的和平,不,還有世界的和平,於是在善德寺建立了慰靈碑。

慰靈碑建立之後,來日本的少年工們都會順道來這裡參拜。廿三年忌,廿七年忌,卅三年忌的法事時,從台灣來了許多當年的少年工,並作了盛大的供養。相信在黃泉底下的少年工們也會高興。 (作者為「日本之聲」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