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只有民主價值方可抵抗野蠻專制的中國

布胡會前夕,陳水扁總統昨日接見中國民運人士時表示,盼望中國的崛起能夠伴隨和平的覺醒及民主的發展。他強調,民主對台灣來講絕對是最好的TMD(戰區飛彈防禦系統),民主之路絕對是台灣必走的一條正確的路,絕對不可能走回頭路,所以從公投到終統,其實他帶領這個國家所要追求的就是民主這兩個字,希望能進一步鞏固深化台灣的民主。

中國民運人士曹長青則提出三個「不可」,作為台灣面對中國的對策,即對中國「不可信」、「不可躲」、「不可怕」。他也強調,台灣最大的利基就是「民主牌」,而中國政權毫無民意基礎,事實上非常脆弱,因此不可怕。吾人相信,面對布胡會對台灣可能產生的變數與影響,陳總統與中國民運人士不約而同凸顯民主的價值,已經為台灣找到了一個對抗獨裁中國的利器。

台灣與中國的對抗,既是主權之爭,更是制度、價值與生活方式的不相容。換言之,兩岸之間的抗衡,不僅是一個國家想要侵略另一個國家,亦是專制制度意圖侵犯民主制度的文明與野蠻的抗爭。台灣在這場戰役上,似乎處於相當艱難的處境。一方面,在有形的經濟競爭上,台灣的資金、技術、人才大量西流,造成台灣產業的空洞化,更使得國內投資萎縮,減少工作機會,導致失業率頻頻上升,政府稅收的短缺。相形之下,中國經濟發展卻得到台灣的挹注,得以快速發展,兩岸情勢遂形成敵長我消的局面。

另一方面,在無形的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的戰爭上,台灣雖然民主,但內部分歧,並未形成一個共同的國家認同。本土派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親中派卻主張兩岸的終極統一,對於這個以八百枚飛彈瞄準台灣的中國,有人認為是「敵國」,卻有人認同是「祖國」。尤其,親中政客雖然打著中華民國的旗幟,捏造所謂的九二共識,意圖欺瞞台灣人民,實際上卻奉行「一中原則」。反觀中國,在專制獨裁的體制下,全民意志幾乎一致,就是併吞台灣。只有極少數的民運人士願意承認與尊重台灣的獨立地位。因此,台灣在主權的戰場上,面臨內外夾擊、隔海唱和的窘況。

在有形的經濟力與無形的主權對抗中,台灣雖然處於不利地位,然而聖經中大衛與腓力士巨人歌利亞的戰爭,卻可帶給台灣可貴的啟示。大衛雖然只是個小孩,而歌利亞卻是力大無窮的勇士,沒有人相信大衛可以打敗歌利亞,然而大衛卻利用甩石器投石打死巨人歌利亞。這意味著台灣雖小,彷如機靈的大衛,中國雖大,卻有如笨拙的歌利亞,而民主則是台灣的甩石器,台灣要對抗中國的侵略野心,只有善用民主這個甩石器,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

民主是一種開放、多元、寬容的制度,台灣應該繼續深化民主,方可化解內部的歧異與衝突,鞏固主體性,形塑出現代的國民意識。一旦在主權抗爭上,台灣內部能夠確立敵我之辨,分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洞悉中國的併台野心,便能夠喚醒台灣各階層的國家意識,共同為台灣打拚。民主、自由是對抗專制獨裁的利器,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不變真理,台灣應該運用本身的民主成就來抵抗野蠻的中國,這才是台灣的生存之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