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究竟是演習還是表演啊?

◎ 陳偉忠

對照有雜誌記者針對漢光二十九號演習在澎湖地區實施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射擊時,製作演習影片,並以「漢光二十九號演習採訪幕後」為名,上傳youtube,從影片與相關資訊中,就可看出漢光演習仍無脫演戲之譏。

總統視導澎湖實彈射擊雖於四月十九日,然而演習部隊卻在正式演習前,已進行了兩次預演,甚至在四月十日第二次預演,還比照正式演習的課目實施實彈射擊。演習當天,天尚未拂曉,雷霆2000多管火箭及各式火砲與戰車部隊,早已到達射擊陣地待命;問題是,依據國軍軍語辭典對於演習意指一項包括計畫作為、準備及執行之模擬作戰行為,以為訓練及測驗之目的而實施者。一個計畫統裁下的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射擊,竟然要預演兩次,演習當下還要及早進入射擊陣地,演習部隊將模擬作戰行為置之腦後,除實彈外別無敵情顧慮的演習,早已背離演習初衷。

其次,將雷霆2000多管火箭或各式火砲與戰車部隊,在不講縱深與間距齊聚灘頭下,雖是射擊時火力較能集中,然而卻不符實戰需求。因為各式武器放列時,若不講求應有之間距與縱深,只要敵人的一發砲彈,半徑之內必集體蒙受重創。

當然,若要符合實戰需求,各式武器放列就必須講求間距與縱深,要使不同方位遠近的各式武器,其射擊後之彈著點準確進入海面目標區自非易事。然而,演習視同作戰,豈能不從嚴、從難,若只求「巧」從偽而不務實,只求砲聲隆隆、水花四濺的壯觀,豈非甘於自做靡軍!

所以,漢光二十九號演習在澎湖實施的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射擊,處處可見偽與巧,因為許多武器諸如雷霆2000多管火箭,都是因本次演習為熱鬧而由台灣本島渡海而來,楊副部長雖為文人,豈能不知演習的作偽與取巧?其與隨之發生的演習鄭和艦副艦長鄭姓中校,竟在演習後搭民船返台時公然聚賭一事,雖無必然關係,然而風紀一事,豈不是風行草偃!

(作者為前國安局特勤組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