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總理壓不住的「造假」

◎ 黃子維

今年第一季中國出口金額激增,特別是對香港出口年增率竟高達九十二.九%,幾乎翻倍,引起造假質疑。對此,中國海關雖然承認出口商可能虛報數字,但也堅持中港進出口算法存有差異,因此不完全是灌水造成。但問題是,中國財經數據造假情況嚴重,已是冰凍三尺。

早在二○○七年,當時還擔任遼寧省委書記的現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曾向當時的美國駐中國大使雷德表示,他評估省內的經濟發展狀況,只根據用電量、鐵路貨運量,以及銀行放款量等三項指標;至於其他數據,特別是GDP,「僅供參考」而已。

事實上,根據中國媒體披露,若加總全國三十一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個別所公布的GDP數據,再與中央政府所統計的全國GDP相比較,兩者間確實存有巨大差額。簡單來說,就是出現「一加一大於二」的荒謬結果。

以二○一二年為例,中國各地方政府所公布的GDP總額約為五十八兆人民幣,但中央所統計的卻只有約五十二兆,換算兩者落差,幾乎等於一個廣東省。更糟糕的是,此落差在二○○九年還「只有」二.七兆,但不過短短四年,差距卻擴大超過一倍。顯示出,中國官方捏造GDP數據的歪風,不僅未見收斂,反而持續變本加厲。

總結而言,一邊要面對中國官方無處不在的假資料及假數據,另一邊則是提到中國,就報喜不報憂的馬政府,因此,台灣企業對於不斷增加的投資誤判機率與經商風險成本,除了自求多福,還是要三思而行。(作者為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暨法律學院碩士,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