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北韓的「漢光」教訓

◎ 趙興鵬

據報載國防部這次「漢光演習」,著重聯合作戰「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積極籌建固若磐石的國防武力,完善聯戰機制。日前也有報導,馬總統這次首度親校。

然依據日前監委調查,國防部現階段「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只偏重在有形武力,忽略政戰中的文宣攻勢搭配,面對一向善打「攻心為上、文攻對手」的中共,只置重點於「武力戰」,不夠也危險。

自古至今,不論中外,「火炮未發,紙彈先行」,文宣戰在國防戰略層次中居先發地位,是戰爭必然的過程與排序,解放軍頗能掌握這箇中精髓,民國八十五年,中共對我展開一連串的文攻武嚇,文攻即在前,武嚇在後。

現在再看朝鮮半島北韓對美日的文攻武嚇即知,自由社會與獨裁政體的戰爭開打前,文宣戰是不可或缺的。與大陸、北韓兩相比較,環顧我們負責執行國軍戰略階層的文攻單位—國防部政戰總隊,在精粹案中已列入裁撤,今年實施完畢,足見我方對文攻的漠視,當戰爭發起時,將來國軍極可能面對的只有「武來武對」攔截,欠缺針對文攻「文來文對」的反擊;如僅靠武力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既辛苦,亦恐事倍功半,力有未逮。(作者曾任聯勤留守署政戰部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