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愈南愈難

◎ 黃世杰

隨著高速公路ETC計程收費的進展,似乎對於費率考量最後只有一個方案,大家討論在意的似乎只是免費里程的多寡,好像越多的免費,對民眾就越好……。其實不然,這對於南部的民眾並不利,由於幅員較廣闊,往往出門上高速公路,往返一定超過規定的免費數,免費越多,也就是代表收費之後,每公里計費單位基礎也隨之越來越高。

去年底,第一次公布在官方網站上的三個調查方案,其中是以第一案走多少算多少的人數比例最多;然而,日前又說第三方案增加免費里程較佳。對於北部交流道密集的通勤圈,往返當然就比較優惠;相對地,南部鄉鎮間往返就昂貴許多。

全國五都中,台南市是唯一轄內有四個收費站的直轄市,當初馬總統競選時,承諾台南廢除白河、新市收費站,這張選舉支票早已跳票;現在又改口說,計程收費就好。然而,日前朝向優惠免費里程最多的思維中,其實對幅員較廣的南部民眾而言,卻是最貴的一種方案,這樣說得過去嗎?

這種順了姑情、逆了嫂意的決策,不知高公局為何只有一個方案的選擇?為何不能像申報所得稅一樣,有甲、乙、丙三種計算方式,然後電腦軟體會自動依照最優惠的一個來報稅。相信政府每年國庫稅收,並不會在列出年度預算目標之後,才來決定所得稅率吧!

故此,國道經營應在年度總收入中,更有效統籌運用,不應是先射箭再畫靶的計費模式,讓各地百姓得到最優惠公平費率的機會,請不要再用北部觀點計算費率,應該給全民多元計費的空間;給不同地區的民眾,提供符合區域交通環境特性,採取擇優、擇低之費率,何難之有?

(作者為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