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失去的客語環境

■ 陳寧貴

有位客家鄉親悲傷的提到:

在一個客家聚餐場所,我問一位客家妹,妳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妹說:我嫁給閔南人,「嫁夫隨夫」、「我愛我夫」,所以全家講閔南語。又為了升學,只教小孩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我又問一個客家帥哥,你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帥哥說:我娶閔南人,「我愛我妻」,所以全家講閔南語,我也為了小孩升學,只教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

閱畢以上文字,彷彿是一則笑話,卻是無比真實。我曾在捷運上聽見祖孫三代的交談,年輕母親用客語腔和她的小女兒說華語,接著和老母親說閔南語,老母親則以客閔語夾雜回答,那個年輕的母親由始至終就沒說半句客語。怪哉!

那個小女孩很可能不會說客語了,老祖母祇好用很奇怪的華語和她說話。

其實這不是個案,是很普遍的現象。

現代小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孩子已失去說客語的環境,他們的語言學習必然趨於強勢功利的方向。父母無閒教孩子母語,但可以傳達灌輸孩子這個充滿自信的觀念:「多種語言共同學習,不但不會混淆,更能強化語言的學習能力,客家人有很強的語言天份,很容易便能精通客、閔、華、日、美語,客家人是大都能口操數國語言的優秀族群。」千萬不可自怨自艾為社會弱勢族群,自外於母語的學習。

另外,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學校應該兼代父母教育下一代說母語的工作。 (作者為客家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