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獨厚中國勞工

■ 雷世傑

「設計、行銷在台灣,製造在中國」,有可能在二○○八年問鼎台灣領導人者居然會無知到這種程度。

隨便舉幾百人的工廠為例,設計人員或行銷人員在工廠的比率佔有多少?生管、品管、生產線、裝配、包裝,以及倉儲又佔了多少比率?若真的如其所言「設計、行銷在台灣,製造在中國」,則該工廠有幾百人會失業?說其是產業白癡真的不為過,也可能是冤枉他了,「台灣接單,大陸出貨」、「產業分工」的論調聽多了才會有此論述,台灣產業空洞化也是因此而造成,也難怪目前台灣的勞工朋友一旦到了四十歲,就步入到「高齡」的就業人口。

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的「準」領導人,會以犧牲本國勞工朋友的權益去照顧「他國」的勞工?又有誰會得意洋洋地接受外國記者的訪問,說「台灣在中國造就了多少工作機會」?為何不深切檢討台灣的勞工朋友是否因此而失去了工作機會?在群聚效應下失去了多少個工作機會?有多少個家庭因而受到影響?要如何解決?本國現行的勞基法是否適用於有待成立之「加工特區」的外勞?要如何輔導本國的產業技術升級根留台灣?而不是「設計、行銷在台灣,製造在中國」,鄰國菲律賓難道不是最好的借鏡嗎?產業沒有了,為了生活最後只有勞務輸出。

(作者為翻譯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