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敵意之門

林文政

中國對付不喜歡的人,好像都用同一套模式,在中國不受歡迎排行榜中,日本首相小泉被劃歸與台灣總統陳水扁同一等級,享受的「中國公敵」待遇也是一樣。

就像中國拒絕與扁政府接觸,卻將手伸向連戰、宋楚瑜等在野領袖一樣。中國推辭中日高峰會,但胡錦濤最近特別利用接待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率領的親中訪問團場合,表示「日本的領導人只要不參拜靖國神社,中國有隨時召開峰會的準備」。這個句法與「只要台灣的領導人承認一個中國,中國隨時願意和台灣進行談判」一模一樣。不過小泉也是硬角色,立刻反擊不接受胡錦濤這種為召開高峰會預設條件的說法。被視為小泉接班人的安倍晉三和麻生太郎也表態,表示如接任首相也會參拜靖國神社。

過去世界視台海兩岸為東亞情勢最緊張的地方,現在中日的摩擦更甚於台海兩岸。日本教科書將釣魚台視為日本領土,引發中日新口角;東海油田的爭議談判觸礁;日本停止對中國貸款;外務省公布受中國美人計而上吊自殺的日本外交官遺書,凸顯中國對日本的敵意。中日兩國的負面情緒就像打快板乒乓球,越來越用力,越來越快,稍有不慎,情勢就可能擦出火花。

中國以新興區域霸權之姿,運用敵意策略,意圖逼日本和台灣入牆角。但中國對待小泉和陳水扁的方式,也等於把兩人「送作堆」,這種手段為台灣開啟了一扇戰略空間的門。台灣必須把握中國敵意之門,強化台美日的安全聯盟,以軍事外交的手段,彌補台灣軍購青黃不接所造成的防衛間隙。(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