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也是世代掠奪 請雙薪教授讓出一口飯

◎ 馮冠超

從「雙薪教授」的世代剝奪,到數十名教授以假發票支領國科會研究費案,再到近日兩私校教授「出售」學士學歷,並向教育部請領補助的「兩手」A錢醜聞;使得素有社會清望的教授,也烙上貪婪的印記。頓時之間,「教授」兩字竟成了我難以啟口表白的「身分」。

上週,甫退休的教育部次長林聰明受邀接掌南華大學。林校長宣布,將把月退俸全數捐做公益,每月只領一份南華大學校長薪水;也將在上任後,推出各種扶弱獎優的措施,讓弱勢學生減免學雜費。這份悲天憫人的情懷,處處為年輕後進思考的精神,著實值得喝采。

林聰明校長要求自己僅能在「月退俸」及「私校薪資」中擇一領取,其實正是教育部研擬中解決雙薪教授扭曲現象的方案之一,也正是我們歷來所強調的,退休學者若仍有經世致用之長才,當然可以繼續作育英才。但既是「退休」之身,亦已領受民脂民膏的退休俸,便應支領符應相對勞力的兼課鐘點費即可。

筆者周遭有不少實例:一個親戚表妹夫、 一個忘年之交、一個曾受教於我的學生輩;他們均為取得博士學位、學術根基扎實、戰鬥力旺盛的青壯年學者,但至今卻沒有一個能覓得穩定的棲身港口去安心做研究。反觀許多老一輩的雙薪學者,有些人英文不通、論文不寫、研究能量不足,不願站在前輩的高處包容後進,卻處處汲汲營營於一己私利,不僅令人瞧不起,稱其不公不義,亦不為過。誠如吳武典教授所說:「年輕人一碗飯都沒有,你卻要端兩個飯碗,實在有違社會公義。」

為拯救年輕世代,或許應該發起「讓出一口飯」運動。我們呼籲,教育部既有此意,林聰明校長也以身作則,銓敘部就應以民氣可用、以公義價值為依歸,大膽改正之。我們也呼籲那些在壯年即以「退休」為手段、支領雙薪為目的的近二千六百位教授,展現學者風範,將你的正式職缺,讓給那些正在領鐘點費、但充滿幹勁與創意的年輕世代。台灣在追求實踐與落實「分配與公平正義」這個普世價值的路途上,需要你的支持。

(作者為輔仁大學應美系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