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艋舺專出吸血鬼?

◎ 蕭賢明

我每天早上在艋舺祖師廟旁邊吃早餐,前天看到電視轟炸式報導「艋舺吸血鬼,押喪家女賣淫」,差點噎到。「艋舺」真的那麼可怕,「艋舺」到底是誰的家?

仁濟院、愛愛院在艋舺,收容淡水廳轄內的棄嬰、身心障礙、弱勢婦女;龍山寺、祖師廟等荒年濟貧、瘟疫施藥,窮苦者祈福求安,這些都比不上一個暴力犯罪的社會黑暗報導?新生的剝皮寮讓海外遊客一睹老台北三市街風貌,全台灣第一座示範性公營市場西門紅樓,變身文創彩虹包容的自由天堂,糖(廓,郭改部)文化園區有在地新甜味的明華園劇場,這些都在「艋舺」,也是「艋舺」。

艋舺有一個擺攤賣刈包的人,連續十八年擺流水席,讓無家可歸的人、吃不到宴席的人,尊嚴的被請、愉悅的吃飽; 艋舺公園三百六十五天有人發便當給陌生街友,冬天有愛心睡袋、洗熱水澡等這些人性照顧與服務。艋舺是台北市最不亮麗的一塊,但是把每個人當人的人情味,是身在福中、未曾吃苦的人該體驗學習的地方。

一月十九日是艋舺歲末踩街福利嘉年華,五年來有許多年輕世代跟著在地人一起上街頭為社區老人、弱勢族群與兒童保護等公益發聲,歡迎您來。

(作者為文化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