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你陪考 我賺錢

■陳雪玉

我是高三導師,在三月中看到大學公布推薦、申請第一階段通過的學生名單,本來頗為高興,但當我為學生整理資料以方便學生準備第二階段的指定項目考試時,才發現有些大學明顯在歛財,很多學生都是陪考的份,還要繳交大筆的第二階段甄試費(約一千至一千五百元)。難道教育部就任由大學在歛財嗎?為什麼不為學生及家長把關?

甄試人數不合理的學校如下:

最離譜的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一階段通過四二○人,但招生名額只有二十八人,第二階段每人甄試費要繳一五○○元,學校可收六十三萬元,但有三九二人陪考白繳錢。

另單獨招生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一階段通過三六一人,只招收六十人,有三○一人陪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及西畫組),第一階段通過一五○人,只招收十人,可收甄試費每人一五○○元共收二二.五萬元,有一四○人陪考。

國立臺北體育學院舞蹈系,第一階段通過三七五人,只招收二十五人,可收甄試費每人一二○○元共收四十五萬元,有三五○人陪考。

國立臺東大學美勞教育系,第一階段通過一八○人,只招收十八人,可收甄試費每人一千元共收十八萬元,有一六二人陪考。更不合理的是第二階段沒有任何考試,只採計已考過的學測成績五五%及美術科成績四五%,隨便找一位工讀生來計算成績,為何每人要收一千元呢?

私立文化大學美術系,第一階段通過二四○人,只招收二十四人,可收甄試費每人一千元共收二十四萬元,有二一六人陪考。

較合理的學校是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第一階段通過三十六人,招收十二人,每人甄試費三○○元,甄試人數是招生名額的三倍,且甄試費只有三○○元。(作者任教於桃園縣立平鎮高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