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正面因應中國的侵門踏戶

一場打著「中國歌曲排行榜」旗號的演唱會,明天起三天在台北小巨蛋舉行。一般演唱會沒什麼好說的,但這場由中國國有企業「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旗下「北京音樂台」主辦的「中歌榜」活動,一開始就啟人疑竇。它以「內地」、「港台」為名分組,不公開售票或贈票,且籌辦過程傳出有藍營立委「施壓」要求通過,還要大張旗鼓頒獎典禮與演唱會一起來。此事經在野黨抗議「假借交流之名,行矮化台灣、文化統戰之實」,主辦單位雖被迫修正若干做法,仍未能盡釋群疑,台聯黨因此邀全民現場共同監督。

誠然,「中歌榜」做為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儘管其排名產生方式曾有爭議,二十年來仍具有一定的市場性及影響力。從流行音樂交流的角度來說,它也不是不能在台灣開演唱會。但是,既然在我國境內主辦活動,最起碼要入境問俗,遵守法律規定,尊重台灣人民感受。實務上,它完全不考慮這些,尤其從活動名稱與內容來看,它以「內地」自居,把台灣與香港打成同列,加上籌辦過程諸多疑點,實足以凸顯其旨不在音樂交流,而是侵門踏戶地進行文化攻勢。

有如台聯黨立委許忠信明白指出,「中歌榜」藉由台灣與中國歌曲的共同排行,企圖推動「文化同步」,這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謂「文化融台論」的一環。換言之,在當初頒獎及演唱的規劃中,經由流行歌曲共同排名、中國頒獎定調,打造「兩岸一家」表象,進而逐步瓦解台灣流行音樂界的主體意識,這就是「中歌榜」高調前來所打的主意。

經在野黨嗆聲,馬政府採取限制措施之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宣稱,「中歌榜」到台灣是民間文化交流活動,「希望這樣的演藝活動不要受到干擾」;台灣的主辦單位也附和,「對台灣部分有心人士將此活動政治化」,表示不解與遺憾。這實在是中國官方與台灣「被統派」裝無辜,甚至做賊喊抓賊的一貫伎倆。

眾所周知,共產黨的字典裡沒有「純演藝」這種事,毛澤東一九四二年於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早已訂下「文藝服從於政治」的基調。在中國千方百計併吞台灣的圖謀中,包括「中歌榜」這種披著「演藝交流」的活動,由其國有企業主辦,更不可能「純演藝」。如果純演藝,基於公開、對等、尊嚴的原則,此事就不致演變成疑雲重重,且傷害台灣人民感情的現況。主其事者在遭到撻伐之後,猶以「政治化」指摘質疑者,實在是惡劣的烏賊手法。

必須強調,與中國互動、宣稱可以單純打交道而免於政治壓力者,許多人如今理應夢醒而未醒。過去二十多年,台灣政商人物以「政經分離」為由,把台灣經濟產業大膽投注中國,如今雖有若干人大賺錢而在台灣買媒體「讓大陸高興」,更多台商卻被「騰籠換鳥」,也導致台灣面臨被「以經促統」的艱困局面。現況如此,有人還以中國「世界工廠變市場」、「轉型內需市場」,甚至「和平紅利」繼續自欺欺人。與共產中國打交道,卻宣稱可以「純經濟」、「純演藝」的「純純」幻想派,馬政府是此中之尤,且把「純純」的範圍擴及安全、外交、文化、教育等層面,正中對岸下懷,這是今日國家危機的最大根源。

正因如此,台聯黨監督「中歌榜」演唱會的呼籲必須肯定並回應。除了在小巨蛋外場反映台灣人民心聲,對於現場及必有的連線轉播,也應進行必要的監督與反制。監督與反制可以理性和平,不但要揪出其矮化台灣及違反相關禁止規定的情事,也不妨在言論或表達自由的範圍,展現台灣有別於中國的各種行動。包括在野黨等民間有志之士,更要監督馬政府是否確實認真進行「現場訪視」,絕不容許「如有違規,造成事實,事後罰鍰」的敷衍了事重演。

「中歌榜」演唱會從而是因應中國侵門踏戶進行文化攻勢的具體試煉案例。如果中國得逞,今後軟土深掘的動作必將大量湧現,台灣社會不能在這一考驗中敗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