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民黨有沒有執政能力?

◎ 林維熊

執政黨以全球經濟景氣不佳為由,推卸其完全執政責任。全球經濟不景氣固然會重擊所有國家的經濟表現,但是如果我們採用相對績效評估準則(Compar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就可以客觀衡量執政黨的能力與用心程度。很不幸的是,與我們的長期競爭對手相比,台灣經濟的相對表現是吊車尾。

國民黨到底有沒有執政能力?我們可以由經濟部全國產業發展會議(十二月十一日閉幕)的「共識結論」來探討其國家經濟管理能力。

全國產業發展會議這些共識的相關政策,本質上都是在壓低台灣工作者薪資,例如:一、鬆綁外勞基本薪資;二、加班工時適度調整;三、鬆綁工時、定期契約與資遣解僱之規範等。從這些共識,我們可以看出,「企業賺錢就等於經濟發展」的觀念,不但是經濟部官員、也是國民黨的執政思維。

但是,企業賺錢的兩種方法:一、創造產品與服務的更高價值,以增加收入;二、壓低工資以及向政府要求更多的補貼和降稅,以降低成本。應用第一種方法成功的企業,就有辦法抬高員工的薪資,勞資共榮;而採用第二個方法的企業,則以犧牲員工來累積他的財富。第一個方法需要企業家有見識有膽量;反之,頭腦簡單的老闆就只能採用第二種方法賺錢。

當執政黨也和這些老闆一起成為一群笨拙決策者,透過壓低薪資或者降稅、補貼,來幫助企業決策者,必會帶來兩種可怕的後果:首先,這些政策根本沒有辦法提升企業與國家的競爭力,反而會讓企業決策者疏忽懶惰,長期下來他們會變得更笨拙。笨拙的老闆會想辦法更進一步壓低工資,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台灣的經濟與薪資就每況愈下。其次,這些政策會惡化所得分配,形成階級對立,富豪對貧窮的人民彼此互鬥,進一步耗費台灣社會的資源與時間。

台灣落入這樣的悲慘境界,誰要負責?掌握權力的總統與企業主!他們都是政府組織與企業組織的CEO。我們平民百姓的責任在那裡?雖然我們不是企業的股東,但我們是政府組織的股東,立即撤換這種笨拙、沒有能力擘畫台灣未來光明前程的執政黨及其CEO,就是我們政府股東的責任。新的執政CEO必須建構一套快速淘汰無效率企業的競爭規則。

(作者為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