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向守護台灣新聞自由的同學致敬

◎ 廖育嶒

台灣的民主自由得來不易,前人走過許多的腥風血雨所建立的民主基石,財團正在慢慢挖鑿,一點一滴地偷走我們的民主。多元的社會是民主政治的價值,但是媒體的壟斷可能讓這一切變了質,當媒體市占率接近五十%,多元聲音的「異言堂」將變成特定利益族群的「一言堂」。你或許可以選擇不去看它,但它仍會透過各種資訊管道的傳播,散播特定的觀點影響你身旁的其他人,你可能不會意識到,原來你生活的氛圍早已充滿「安排好的觀點」,媒體巨獸的黑手將逐漸侵入你的生活。媒體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或許無法告訴閱聽人怎麼思考(what to think),但能成功地告訴閱聽人思考甚麼(what to think about)。

媒體交易的自由與新聞自由兩種是不同的自由,新聞的自由必須以多元觀點做為堅壁,當這堅壁崩壞,新聞自由將不再,言論自由也將不再。當台灣媒體環境即將進入黑暗風暴的同時,值得欣慰的是,台灣社會多數冷漠的民眾中,仍有一股來自一群大學生基於社會良心的暖流,正在向社會提出及時的警告,呼籲政府與社會的重視。之前「反旺中」的行動時,有心人士刻意貼上政治意識形態的標籤,質疑背後行動動機的不單純,但是這次青年學子對於「壹傳媒交易案」表示憂心,再度以行動表示抗議,這凸顯「反媒體壟斷」的核心價值從來不變。在這裡,我要對在寒冬中抗議的同學們跟老師們表示最高的致敬,謝謝他們正在挽救台灣瀕於崩潰的公民社會。

最後,以一段我朋友在臉書分享的一段話做為總結: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不要忘記,不要忘記,蓽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守護自由,遍地開花。我們反壟斷,要自由!我們反壟斷,要自由。謝謝今天走這一哩路的大家,無論雨怎麼打,相信自由仍是會開花。我們反壟斷,要自由!謝謝今天一起走這一哩路的大家無論雨怎麼打,相信自由仍是會開花。」

(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