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幫台大討回校地後...

◎ 鄭鼎耀

台大校長因探訪紹興南村居民引發身體不適,上了新聞,引發了個人辦理台大校地催討的回憶。

本人曾服務於銘傳國民小學,民國八十一年台大曾委託銘傳國小催討台大土地,催討收回的土地為羅斯福路四段從內政部舊址至銘傳國小區段。「占有土地,歸還土地」,確實於法有據,但是催討收回之後的校地如何使用?

論「土地資產活化」,個人覺得台大是個非常成功的範例。

以前的老台大校園,古樹、日式宿舍、幽靜步道,處處洋溢著濃濃的人文書卷氣息,多年後再次回到台大,騎著腳踏車的學生少了、觀光人潮多了,小福旁多了許多餐廳、男宿變成了可以開演唱會的巨蛋體育館。而我所所追討回來的土地,則成為連鎖餐廳,門庭若市,許多知名連鎖品牌進駐,台大變得熱鬧了,如同觀光景點或賣場。

身為校友的我,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為台大已晉升世界百大感到驕傲,而另一方面則感慨身為頂尖大學的台灣大學,竟淪為賣場?

台大是五年五百億的研究型頂尖大學,已受到多方經費挹注,如今還有精華地段賣場的加持,可說是兼顧辦學與賺錢的「絕頂大學」。看見新聞中台大校門招牌被偷偷改為「台北帝國大學」,不禁莞爾,個人以為,也許改為「台大賣場」較為適合。

當然我也替台大叫屈,台灣大學也並不是唯一「活化」土地資產的學校,許多國立大學歷史悠久,位於精華地段,也紛紛開店做生意,餐飲服務一應俱全,有些還自創品牌,校地轉型商場極為成功。

走筆至此,我不禁想知道,當年被我趕走的居民,雖然領有補償,今天看到那些被台大討回的土地,現在成為餐廳、商店,有何感想?也許我個人較為保守---畢竟,少林寺都已有股票,哪天台股中出現幾間大學的名字又有何不可?(作者現任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台大校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