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媒體不能成為外國勢力染指的禁臠

澄社新近發表了一篇措辭嚴厲的公開信,點名NCC主委若對台灣正面臨的媒體壟斷危機無能為力,還是根本沒打算出力,就應辭職下台。澄社也呼籲國會,在NCC沒有提出反媒體壟斷的具體政策內容及有效執行機制前,應無限期凍結NCC預算,為人民代言把關!支撐這兩項要求的理由中,尤其直指這些收購媒體的財閥,均在以武力威脅作為對台聲稱主權後盾的政體下,具有龐大的商業利益;而這隻可怕的黑手,以經濟利益作籌碼,或直接或間接利用少數財閥充當「媒體買辦」,企圖以更為細緻的手法,閹割台灣媒體的專業自主,並進而異化台灣的民主自由。就此我們深表贊同,立法院應當正視此一來自公民社會的要求,馬政府更需迅速採取具體對策,回應台灣民主根基正招致掏空的深切憂慮。

媒體在台灣民主發展進程中,曾經歷經黨政軍透過各種形式全面掌控媒體、壓抑異議的黑暗時代,隨著威權政體遭到台灣政治民主需求的奮力衝撞,以及來自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不得不逐步鬆解,媒體環境也從而獲致較寬廣的自由空間。但是當台灣經過兩次政黨輪替,理應進入民主鞏固時期之際,今天的媒體不僅仍然受到陰魂不散的黨國餘緒,以另一種鋪天蓋地的金權分配意圖豢養媒體、脅迫媒體,以掌控統治的安全感,致台灣的新聞自由度屢屢受到國際NGO的關切,排名未見前進反而下降;同時,正如澄社所指還「面臨了更可怕的黑手」。因此,當今的台灣媒體受到的是兩隻黑手的雙重侵擾,同樣是洗腦,小黑手要你說好聽的話,寫該寫的文,自揭弊與防腐的職責中退卻;大黑手則要你在潛移默化中放棄民主堅持,接受「中國價值」。

何謂「中國價值」?由中國領導階層的實踐即可勾勒。昨天閉幕的中共十八大,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形貌與內涵,正是中國這麼重要的政治權力傳承,就由二三○九名代表與特約代表參與,這個人數比前往採訪的二七○○多名國際媒體記者還少,十四億人不但沒有發言權,十八大召開前,中國還全面搜捕異議、維權人士,北京城的管制措施被中國網民形容為神經病發作。如此嚴密保護的,居然是黑箱鐵桶的派系鬥爭與坐地分贓,一切的運作不等到最後公布,就只有旁觀猜測的份,毫無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基本文明可言。

這樣的政體,自二○○八年之後,就開始處心積慮地經由各種管道試圖介入影響台灣的媒體,他們深諳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以不計成本的資金設立媒體分社,購買廣告置入性行銷,透過在中國有商業利益的台灣買辦,充當現成的「特洛伊木馬」,讓台灣人自動拿掉心防開門迎接,得以瘋狂地大肆奪佔媒體版圖。更可怕的是,這些藉由中國攫取個人利益的買辦,毫不避諱以中國價值的代言人自居,繼「報告主任」後,最近又多了「中國應該會高興」的名言,台灣言論自由將更遭威脅的恐懼,已是現在進行式,不但令公民社會無法忍受,事實上也在侵蝕並取代台灣政府的治理權,然馬政府卻手腳麻痺,反應遲鈍,彷彿坐著等死。

澄社點名NCC怠忽「落實憲法保障之言論自由」、「維護媒體專業自主」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職守,其實就現行NCC委員的提名產生方式,這是上行下效的必然結果。一個機關若空有獨立之名,實則淪為當權者扈從時,沒有指令他們是不敢也不會辦事的,這種失能的現象充斥於行政立法部門,才是今日一切沉淪之源頭。因此,NCC主委不會主動下台,國民黨立委也不會自動凍結NCC預算,這時需要廣大社會共同呼應此一痛心疾首,才能具備較大的可能。

國家安全不必無限上綱,但是國家安全的威脅確實無處不在,台灣最珍貴的資產是民主,媒體作為自由的指標,不能成為外國勢力染指的禁臠,馬英九還是不是總統?就看此間的媒體到底是台灣媒體?或是中國傳聲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