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博士老農公道話

◎ 沈建德

聽到金墩對包裝米所含農藥殘留,改稱「陶斯松」而非「撲滅松」、「賽達松」,陳保基大罵「不可原諒」。其實這三種農藥用在水稻上的「安全採收期」,即農藥殘留分別達到安全容許量0.1/0.2/0.1ppm所需的天數都是二十一天(見陳保基屬下毒物研究所所編「農藥使用手冊」第365、484/485、541等頁),符號用錯但意思是對的,何況若是殘留超標,據報導,六月收割到現在已百多天,除非用藥嚴重超量,否則早已達到安全容許量。

農藥難懂,像陶斯松二十二.五%乳劑用在十字花科如青江菜、高麗菜等,只須停藥十天就可以採收,因這種毒藥在青江菜等的殘留達到安全容許量為1.0ppm,而在高麗菜等為0.5ppm,然而同一藥劑用在水稻卻須等二十一天才能達到安全容許量0.1ppm,這麼複雜的東西,一般人不容易了解,更何況同是陶斯松且僅五%的粒劑,用在玉米其安全容許量和高麗菜一樣也是0.5ppm,但達到安全容許量所需的天數卻高達五十四天。

另外,我曾看到用農藥很小心的稻農,盡可能使用無毒的殺蟲劑,只殺菌劑用毒藥,且在收成前約一個月就停藥,農政單位抽檢農藥殘留還是超量,沒抽中的能保證殘留都不超量嗎?陳保基說近三年抽檢的合格率近九十八%,若屬實,是台灣之福,不過還是希望多下鄉宣傳指導農藥的安全使用,金墩及老農「事件」就會少一點。

(作者為留美企管博士,現為台灣國臨時政府總召集人兼自耕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