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駁朱鎮明「離島加給太超過」

◎ 吳令丞

拜讀朱鎮明教授日前於自由時報發表之時論〈離島加給太超過〉,心情是震驚的,也是嘆息的。朱教授認為,離島物價便宜,而公教人員加給太豐厚,對於農漁民情何以堪。然而從一位實際在現場付出的離島教師眼裡,實際情形恐非如此。

個人很想請問朱教授,「您是否曾在澎湖的二、三級離島住過?」這些地區有的一天只有一班交通船,有的兩、三天才一班,甚至還需考量惡劣的天候狀況,往往當天候變壞時,船班就會取消,使小島面對瀕臨斷炊的窘境。且此情形一當東北季風吹起之後,便是長達半年。在台灣本島再便宜的物資,不管油、糧還是五金,只要考量到交通運補不易與高昂的燃料費,價格就會水漲船高到本島人認為離譜的地步。試問,忍受顛簸的風浪和高昂的船資、吐得半死,才能抵達馬公或台灣辦事,朱教授願意嗎?試問,當島嶼上醫療缺乏,面對急性疾病發作時,無法立即就醫,還需要視天候狀況才能決定可否開船到市區就醫,如此缺乏醫療保障的環境,朱教授能否處之泰然?如果考量這些因素以後,相信以朱教授明鑑,便能了解,偏遠特偏地區的加給,有一部份也是慰勞在這些地區服務的公教人員辛勞,因為他們要忍受惡劣的天候、困窘的環境與半殘廢的交通、不穩的物資補給等條件,如果這些不能透過政府的建設改善,那就必須透過加給來做為補貼慰勞,以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作者為澎湖將軍國小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