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 方向對了

◎ 王釗洪

每年不斷上演的大學學費戲碼,劇情都是「大學喊漲、輿論反對,最終教育部凍漲。」今年教育部總算開竅了,雖然力道還不夠,但總是一個好的開始。

報載教育部日前提出了一個「常態性大學學雜費調整草案」。草案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只針對明年國立大一新生,學費可調漲百分之十,大二到大四學生則漲百分之五;私立大學則不分新、舊,最多漲百分之五。第二部分是針對所有公私立大學,分為甲案和乙案。甲案為「反映辦學成本變動」,最高漲幅百分之五。乙案為「反映教育品質」,這要由學校提出「教育品質提升計畫」,依所需經費,核算學生應負擔經費。

這個方案最值得稱道的,是企圖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的新思維。其實大學不是義務教育,大學學費不應只是被動地反應辦學成本,正確來說,它應該是代表大學學術品質的價格指標,有好的品質,學生就樂於出較高的價格。各國最負盛名的大學,名目的學費看來都很高,但只要能順利畢業,前途光明幾乎就獲得保證,就是這個道理。

台灣過去公私立學費與品質顛倒的情形,是長久以來學費政策扭曲的結果。我們相信這個新方案實施之後,假以時日,就會看到台灣的大學教育,可以從食之無味的「陽春麵」,脫胎換骨變成可以端上五星級餐廳的「牛肉麵」。這個脫胎換骨的過程,至少會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加強國內公私立大學之間的競爭;第二是鍛鍊國內大學的能量,準備參與國際的競爭。

大學教育無論怎麼說,都不是義務教育。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由全民納稅來辦「國立」大學,尤其還要加以「保護」(壓低學雜費)、給予「補貼」(如頂尖、教卓計畫)。對產業保護這檔子事,台灣早在一九五0、六0年代,就已經證明是失敗的,不明白為什麼教育部門總是執迷不悟。尤其,沒有配套措施的即興補貼(如頂尖、教卓)更是浪費,除了築圍牆、修水溝、買碳粉之外,實在不見有什麼可觀的成績。

台灣的國立大學在政府的保護傘下,急速擴充,結果可說是不忍卒睹。許多年前,李遠哲先生喊出大學教改,要師法美國加州的制度。加州地大物博,富可敵國,人口也比台灣多一千四百萬。然而,加州稱為「University」的公立大學也不過30所,其中9所研究型大學,個個都是世界百大的知名學府。小小的台灣卻要養50所國立大學,營養怎麼會好?

在低學費政策下,台灣學生擠國立大學,大多看中的只是低學費而已,不是有什麼企圖心。尤有甚者,50所國立大學中,除了少數算是深慶得人以外,三、四流的名單裡多的是尸位素餐的「機關首長」,既不努力募款,也不關心治校,甚至仗著任期的保障,對於校務評鑑被「留部察看」,也敢視若無睹。學校士氣渙散,學生上課也就樂得吃便當、玩手機。快畢業了,面對企業的無情才開始覺得恐慌,只好上補習班補習,這是什麼樣的大學教育?對這些後段班的國立大學,為什麼還要保護呢?為什麼不能讓它們退場或轉型為公辦民營呢?

相反的,許多口碑不錯的私立大學,積極辦學,力爭上游,無論在建教合作、國際化程度、畢業生的就業表現各方面,在在都令人刮目相看,也得到社會的支持與讚揚,唯一遺憾的是學費與行政被綁手綁腳。如果教育部能有效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逐年減少對公立的補貼,允許私校調整學費,鼓勵它們放手去做,相信許多私立大學會很快脫穎而出,勝過那些三、四流的國立大學。

適度調整公立大學學費,絕不是剝削學生,也不會阻礙階層的流動。真有本事的,國內外多的是名校獎學金等著你去拿,怕的是只想躲在低學費保護傘下混日子。

要塑造國際頂尖大學,拿掉對公立的保護,鬆綁對私校的限制是重要的關鍵。如果我們能淘汰不好的國立大學,只留下少數幾間「台灣的柏克萊」;同時也鼓勵、培植幾間「台灣的史丹福」,絕對會是國家的驕傲,也是真正想要上進的同學們的福氣。我們是想要吃「牛肉麵」?還是永遠只吃「陽春麵」?(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