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鐵路延伸的視野

李敏勇

記憶的相簿裡,留下「早班的通學火車/穿過田園的綠色時光隧道/停在我等候的鄉間小站/思慕的少女的臉/在車窗裡亮著」。

鐵路、火車站、月台,在每一個台灣人的記憶裡。〈哀愁的火車站〉、〈台北發的尾班車〉是歌謠裡的鄉愁;〈車站〉則是晚近的情調。在台灣的土地上,人生的行跡照映在這樣的情境裡。

島狹人稠,台灣應該像日本一樣,像歐洲許多國家,發展鐵路交通。國土上,鐵路無限延伸;都市裡則遍佈地下鐵。但是戰後的美國式、大陸性公路主義,重汽車輕火車。現在全體國民正面對後果,車車車,路路路,人人人,問題重重。

鐵路交通的美麗印象不斷因為「台鐵」事況而蒙上陰影,高鐵也不盡呈顯預期的美麗形象。這反映了經營管理和心的問題,政府組織行政與事業之間的不適任症候。

日本是一個鐵路交通讓人稱羨的國家。從國鐵、都鐵、私鐵;從新幹線、都市地下鐵到蔓延地方的鐵路,顯現科學與藝術兼具的風格。

印象裡,東海新幹線的兩則廣告,是那麼的感動人心:|在東京車站,一個年輕的女性上班族,搭上東海新幹線。車窗裡顯現懷有期待的年輕女性的表情,外面是飛逝的風景。京都車站到了,下車的女性看見在月台等待的男友,滿臉笑容走近、相互擁抱。「Communication」字幕和旁白聲。

|東海新幹線的水藍列車飛馳著,畫面遠伸,富士山成為飛馳列車的背景。風景裡呈顯著富士山、日本國土和新幹線列車。「日本之美」字幕和旁白聲。

以溝通(Communication)本意味「交通」,以「日本之美」來形塑新幹線穿越的風景,這意味著文化性,反映一個國家的形貌。對照之下,台灣的鐵路似乎陷於經營的困境。積累下來的困境,仍然考驗著、承續著。政府何嘗不是這樣?國家的經營管理何嘗不是這樣!(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