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天麟專欄》「反分裂法」逼出「終統」

前天(三月十四日)是中國人大會議蠻橫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一週年,若加回顧,也是台灣統獨爭議最為尖銳的一年,泛藍政、商、學,過去所有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大中國」思維,在這一年似乎深受「反分裂國家法」戰鼓之激勵,統統顯形暴露在國人眼前,也給國人一次分辨是非的良機。

就在全國國人策劃「三二六民主、和平、護台大遊行」反對中國侵略的前夕,中國國民黨宣布指派其副主席訪中,赤裸裸地展開了往後一連串「聯中、制台」的賣台把戲。

四月二十六日,中國國民黨主席率先朝共,親民黨主席當然也不甘落後。泛藍政黨領袖之北京朝拜至七月十三日新黨主席結束「民族之旅」而告一段落,但卻也助長了中國統戰的神功,成功將台灣分化為二,製造了「一台兩制」之局。北京之撐腰下,泛藍視台灣政府如無物,我行我素發表聲明,大談「兩岸一中」,儼然如另一政權,並「大主大意」接受了中共的三大禮物─貓熊、水果登陸及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利誘之下,省農會開始偷跑,擅自與北京中國商務部溝通,他們甚至指控政府,「高科技都可以去,為何農民就受限制?」

統派之顯形及泛藍之囂張,對台灣而言是危機,本土派的銳氣大挫。整個政府機器深深沉醉於「和解共生」的美夢,廠商之西進依然,整體台灣持續向中國傾斜,綠營氣勢江河日下,泛藍之氣焰,因去年十二月,三合一選舉泛綠之潰不成軍,而達到高峰。得意忘形的泛藍共主,就在此時面無愧色地道出了中國國民黨的終極目標─「統一」。顯然,到這一時段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策略是成功的。

不過危機就是轉機,經過一段沉慮與思索,陳總統似已體認到中國「以經促統」對台灣政治光譜的可怕衝擊,斷定「和解共生」之不可行,在元旦文告中明確推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新經貿政策,並於一月二十九日拋出將嚴肅思考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之議題。

經過一段與內、外「反廢統」勢力之拉扯與角力,二月二十七日總統宣布了國統會終止運作,國統綱領終止適用之決定。有人說,國統會、國統綱領本已形同放在字紙簍的木乃伊,無須拿來做文章,可是從近日來中國、泛藍及美國之反應看來,它仍然是一則不折不扣的緊箍圈。我們不得不在此慶幸,台灣終於獲得解脫,將台灣之將來正式交給兩千三百萬人民的自由意志來決定,總算對「何謂現狀」奪回了部分發言權。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若不是中國蠻橫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撕廢了四不一沒有承諾之前提,台灣可能也無充分之理由將此「終極統一」的緊箍圈丟入字紙簍。

溫故而知新,值此中國「侵台授權法」一週年,我們再次呼籲國人,「維持現狀」的最可行方法是,不屈不卑作出相對的反應,雖然姍姍來遲,終止「國統」後,總算台灣已踏出了一小步,而「積極管理廠商西進」即是另一大步之開始,也是台灣在這一場戰役能否轉敗為勝的關鍵之所在。

(作者為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