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黑箱交班 潛藏高度風險

下月八日,中國共產黨即將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現任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胡錦濤並將在當月十五日要正式把總書記職務交棒給內定接班人、現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國十年一度的換屆,在不透明的決策黑箱中進行,這次的交班格外激烈複雜,直到十一長假前的最後一個上班日,才突然宣布將薄熙來「雙開」(開除黨籍與公職),並且確定十八大的召開日期要拖到十一月,讓全球不少觀察家的眼鏡為之跌破。

建政已是第六十三個年頭的中國,第五代領導人即將登場,但其政治體制仍然充滿著高度的不確定性,並且停留在極少數人關起門來的喊價交易階段;即使如此,箇中的權鬥過程顯然超過想像,不僅外人不得窺其堂奧,即使是十三億中國人民亦毫無參與置喙的餘地,這對打著「人民」為旗幟起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真是格外諷刺。不少西方學者近來也因此發出警告:今後的北京將會如何發展,到處都是問號,國際社會在與中國打交道的同時,應該要謹慎應對,務必加強現有的結盟和規範,以規避中國潛藏的高度風險。

愈發展成熟的文明社會,要求透明度、確定性,從而帶來可預測性。中國的發展,反其道而行,政治、經濟,乃至社會,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儘管號稱G二,高樓櫛比,但在這個指標上,改變不多、進步有限。最讓西方國家無法理解的是:十八大的序幕,竟是由前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在今年二月突然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館所揭開;上週一,王立軍經中國法院「輕判」十五年,即預示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無法如左派期待的輕放,將遭受重懲;而薄熙來被中共中央政治局「雙開」,在中國等於被打入政治的十八層地獄,才確定為「習李時代」的來臨掃除了雜音。

中國繼續封建宮廷的把式,還展現在前不久「儲君」習近平在敏感時候居然「神隱」長達兩週後才現身;而卸下總書記已經十年的前最高領導人江澤民,同樣在敏感時候突然「現身」劇院高調看戲。這些走位,全被不盡的政治解讀,各種臆測紛起,包括江澤民、習近平對十八大政治報告不滿,要求大幅修改;習近平露臉,表示黨內對處置薄熙來已經達成共識;十八大未循往例在十月召開,罕見地延到十一月,這是算準了十八大在十四日閉幕,十五日就是胡總書記的「最後一天」,可以立即換手,減少變數,所以是「拖到不能再拖」等等。這些完全人治、並非法治的獨特現象,彷彿把時空拉回到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難怪西方各國看得目瞪口呆,紛紛開始詢問:習近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薄案真的已經到此為止了嗎?中國的政治方向未來到底會不會變化?中國的舊領導人何時真正放手?新領導人又會如何與世界互動?

在台灣的政壇,不乏傾中派、知中派,但是又有誰能把前述種種謎團爬梳得一清二楚,完全符合事實真相?如果同樣是不同程度的霧裡看花、盲人摸象,又如何策定正確的政治鋪排、甚至投資布局?最近,馬政府國安人事改組,從國安會、陸委會到海基會,由上至下,一以貫之,全都是「一張白紙」,但據稱當局自認「發揮空間更大」,主政者此等將國政視為兒戲的態度,十分輕佻危險,不負責任,非常要不得。當國際社會正嚴肅看待、審慎應對十八大後的中國可能走向之際,台灣尤其沒有籌碼亂拋骰子,豈不是更該嚴肅中的嚴肅、審慎中的審慎才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