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傀儡當道 國運危矣!

立法院十八日開議,陳冲內閣首當其衝的是民進黨與台聯立院黨團對其提出的不信任案,這項來自在野黨的跨黨聯合行動,具有政治目的,更有憲政意義,值得主政者戒慎恐懼、汲取教訓,但是依照目前馬總統只是要求行政部門針對「倒閣」理由嚴正表達立場,同時指示黨務部門祭出黨紀約束自家立委必須動員備戰捍衛內閣的兩項應對態度看來,當權者顯然至今仍毫無檢討反省的自知之明。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因此業已成案的倒閣案,已訂於本週五由立法院召開全院委員會審查,並於週六投票表決。執政黨仗著席次優勢,固然可以老神在在,但是反對黨打出的「換內閣,救經濟」訴求,在社會上的共鳴不小、民氣可用,這也是眾多藍營立委不顧黨中央顏面,亦同步高喊「內閣改組」的背景所在。

不信任案將陳冲定位為「傀儡院長」,這等於公開明言上任七個月的陳冲是代罪羔羊,馬英九的無能領導才是罪魁禍首,因此具有「隔山打馬」的宣示作用。現行憲政制度設計不良,創造有權無責的總統,尤以第二任在解除選舉壓力後更易導致傲慢腐敗。然受到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七十條「一年條款」的限制,使得全民在面對自一一四當選日即開始步入政治下坡路段、聲望愈走愈低的馬英九,不斷推出爭議性政策,政經表現屢創新低,居然因缺乏有效監督機制而致束手無策,「倒閣」於是成了匯集龐大民怨之後不得不的選擇。

不信任案獲得立法院三分之一以上立委連署即可成立,但要獲得二分之一以上立委同意才能通過,在野黨要取得五十七席立委奧援,尚有距離,但是對馬英九並非毫無牽制,政策面,原定十二月還要調漲的電價,為因應國會開議,新近宣布延後到明年十月再漲,人事面,海陸與涉外單位的政府首長昨日陸續公布異動,以應付外界要求換人的呼聲。但是細究箇中的決策動機,不難發現主政者的顢頇已經無藥可醫。

例如,大家要求國家首要危機是經濟陷落必須拿出辦法,財經陣容不能奴才當道、庸才佔位,然馬當局卻頭痛醫腳,傳出財經首長在這波檢討中並不會異動,對於社會的集體焦慮根本不予理會;另一方面,他把國安會這麼重要的工作交給無甚建樹的袁健生,不僅僅是舊瓶裝舊酒,加上即將頂替賴幸媛的王郁琦,以及瓜代江丙坤的林中森,全是國王的人馬,俱無接掌新職的經驗與專業,堪稱繼「傀儡院長」之後的「傀儡秘書長」、「傀儡主委」與「傀儡董事長」,以該等過去的幕僚性格與表現,咸信今後亦只有聽差辦事的分;至於即將接任駐美代表的金溥聰,更是親信中的親信,是為權力第一人,足證政府用人的小圈圈已經急速收縮到最內衛,只剩下單一光譜,換句話說,這個政府團隊未能透過人事調整趨善避惡、以孚眾望,反而更加的「馬英九」化,印證了某些病態性格愈受責就愈偏執,套句反對黨主席的用語,看來施肥已經無效,只有直接換欉才行。

對於馬英九的佈局,已有國民黨立委直言「暈倒」表示不解,藍營尚且如此,說明當政者要拆解「倒閣」的引信,反而益增添其正當性,儘管二十二日立法院針對不信任案的投票無法反映真實民意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社會整體的不信任已成,民怨絕對會尋找下一個出口。新近,坊間已有藍色名嘴開始鼓吹罷免總統,如此在網路傳開的意見串連,與台聯在基層的設攤籌備,意外形成不約而同、分進合擊,「罷馬」會不會如滾雪球一般,在幾個月後釀成更大的政治風暴?看來誰也不能排除其可能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