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雷震與彭明敏的先見之明

雷震家屬捐款設置的「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日前成立。雷震與蔣介石一樣,一九四九年從中國來到台灣。但除了這一點,雷震與蔣介石就截然不同了,雷震堅持民主的信念,經過反省拋棄「反攻大陸」的法統與神話。如果蔣介石接受他的高見,台灣的國際處境也不會陷入今天的困境。

雷震在一九七二年完成「救亡圖存獻議」,建議宣布成立「中華台灣民主國」,實行民主政治,並且同步召開制憲會議,制訂新憲。此一見解超越時代甚多,無怪乎陳總統讚譽雷震的遠見說:他就像一位先知,早已看到當時威權的台灣比起集權的中國,擁有更廣大民主化的空間與機會。

蔣介石高壓統治台灣,雷震敢在肅殺氣氛中,自由思考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前途,勇敢表達自己的理念,確實難能可貴。更過人之處在於,雷震超越了蔣介石的流亡心態,戳破他們「獨裁反共」的假象,以台灣為思考的出發點。這種思維雖然尚未完全以台灣為主體,但考慮到當時的時空條件,仍不失其先見之明。

蔣介石「轉進」(撤退)台灣,打著中華民國且代表全中國的旗幟。其實,大家都知道,那只是維繫流亡政權的謊言。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政府為唯一合法的中國代表,蔣介石的法統神話終於化為泡沫。然而,蔣介石卻關起門來當皇帝,不顧台灣的生死存亡,以所謂的漢賊不兩立自我安慰。

基於深重的危機感,雷震在一九七一年底開始起草「救亡圖存獻議」,提出「中華台灣民主國」、「制訂新憲」等主張。雷震說:「為今之計,不如面對現實,暫時另用國號,乾脆表示代表台灣,而以全力確保台灣」。此一見識,三十五年之後,依舊比泛藍人士高明許多。泛藍人士學鴕鳥般的蔣介石,視改國號、制新憲為大逆不道,卻又將「反攻大陸」棄若敝屣,以失敗主義來形容也不為過。

雷震來自中國,出身中國國民黨,卻以台灣為思考的出發點,這是他超越同輩之處。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在雷震之前,台灣菁英更早就開始探索台灣前途了。姑且不論較遠的二二八,一九六四年台大教授彭明敏及其學生便提出「台灣自救運動宣言」。這份宣言主張:確認「反攻大陸」為絕不可能、建設新的國家、重新制訂憲法、重新加入聯合國。

比起「救亡圖存獻議」,「台灣自救運動宣言」進一步擺脫大中國迷思,以台灣為主體追求台灣人民的自有價值。雷震與彭明敏的背景不同,出發點不同,所以思路有所差異,但這完全無損於他們為這塊土地的貢獻。只要心中有台灣,最後的結論肯定是英雄所見略同。

來自中國的雷震,以及出生在台灣的彭明敏,在台灣這塊共同生活的土地上,找到思考的交集,是一個極有意義的象徵。它象徵著,不管先來後到,今天生活在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已經形成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只要心中存念台灣,最終歸宿一定是在台灣,不會幻想終極統一。

「台灣自救運動宣言」過去四十多年了,「救亡圖存獻議」也過去三十多年了。彭明敏與雷震當年為之受迫害的主張,如今通過民主實踐一一落實。半個世紀期間,從救亡圖存到自救運動,乃至十餘年來的寧靜革命、國家正常化,蔚為台灣歷史發展的主流動線。生活在民主台灣的人,都應該珍惜這份寶貴的共同資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