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清大台勞啟示錄

◎ 馮國豪

最近一位清大經濟系畢業生到澳洲當台勞的報導,引發一連串檢討聲浪。筆者認為,二十多年來教育體系只重視教師「生產力」而忽視教學熱忱,教師、學生喪失教育的主體性,才是問題的根源。

一九八○年代末期,一連串教育改革要求高等教育提升「教育品質」。這樣的想法不是錯誤,但教育行政體系採取的手段卻是一連串的「量化指標」作為衡量「教育品質」的標準,例如:要求高等教育提高博士和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例、鼓勵專科技術學院升格大學、建立教師評鑑制度、以SCI、SSCI論文篇數或點數作為升等與國科會計畫申請標準…等等,這些以量化指標(KPI)衡量教育品質的荒謬劇逐年推出。

教育行政體系還有很多奇怪的觀念與做法,例如:是否關心學生以面談紀錄和訪談次數來衡量、是否認真教學以是否有教學大綱和評量次數來衡量、是否與企業接軌以產學合作案多寡來衡量…,於是現在高等教育每位老師每學期的工作包括每門課程備課、學生訪談、住宿生與工讀生訪視、申請國科會計畫、爭取產學合作、申辦推廣教育、赴企業研習、撰寫SCI與SSCI論文…,各種績效指標都在衡量教師的「生產力」,加上教學評鑑工作永無休止。但這些卻無法評量教學熱忱。

教育行政體系應該將教育權還給教師和學生,降低量化績效指標對教育品質的影響,維持量化績效指標一段時間讓教育單位能有時間調適,降低教學評鑑頻率,以目標管理取代過程管理:教學品質的確保可以透過學習目標的管理去了解,而不必對每個教學過程加以干預。

讓教師好好教學,也讓學生好好學習吧!

(作者為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