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主政者應走出虛幻數字世界的迷思

經濟數據是客觀的統計數字,但如何解讀其所代表的意涵,卻往往受到不同政黨、政治立場、階層與個人利益的影響,而出現截然不同的答案,好似站在不同的角度與高度看同一個景點,美醜的感受可能完全不一樣。然而,觀賞風景的主觀感受絕不能與對經濟數據的解讀相提並論,尤其主政者如何詮釋一項數據,將影響政策方向與解決方案的研擬,攸關多數民眾的福祉,若不能全面、正確了解數據的意涵,就無法了解民間疾苦,以及即將降臨的經濟危機,更容易自我感覺良好,因循苟且,坐失改革的良機,導致國家社會的崩壞。

最近全球經濟下滑,台灣景氣衰退更為嚴峻,但官員面對負面的經濟數據時,卻露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態度,與民眾的痛苦感受出現極大的落差,令人懷疑是否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例如國內油價近來一再飆漲,記者詢及官員有關油電雙漲導致物價飆漲時,經濟部長施顏祥竟然露出不耐表情,要民眾以平常心看待油價上漲,不要在乎每週漲跌,否則會很辛苦。同樣的態度其實早已出現在馬總統口中,他在勞工代表對物價大吐苦水時,反問:「什麼在漲?」更對因原物料上漲,便當份量減少,一個便當吃不飽的學生,馬則回應:「那你需要再多吃一個便當,還是就忍著餓了?」儼然晉惠帝再世。

為什麼同樣的物價,官員絲毫沒有感受物價大漲的壓力,而民眾的生活負荷卻日趨沉重?問題就出在官員是從冰冷的數字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去看問題,而民眾卻是生活在實際的世界。一般皆以CPI的年增率超過三%為通膨標準,到了五%就是惡性通膨,台灣設定的通膨目標即在二%以下,因此雖然七月份CPI年增率為二.四六%,但一至七月平均值為一.六一%,故而由數字來看確實無法感受物價飛漲的實情。其實,目前台灣的CPI共包括七大基本分類、三百九十五個項目,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如此一來,雖然食物類漲幅很大,卻只是七大項之一,不但漲幅可能被其他類別抵銷,甚至也會被自己的類別中漲幅較小的商品拉低,因此我們會發現一個弔詭的現象,七月份CPI統計中食物類漲幅高達六.二七%。其中蔬菜及水果漲幅更分別達三十二.七七%及十九.九○%,但CPI年增率卻只有二.四六%,造成官員覺得還好,民眾卻叫苦連天。

回到真實世界中,多數民眾這十幾年來的薪資是停滯不前的,而價格大漲的卻是佔他們日常支出最大宗的食物類,尤其蔬菜、水果再貴仍不得不買;而漲幅不大的其他類別,多數非日常生活必需品,能不用就不用。故而,對經濟弱勢者來說,CPI二%的年增率,在實際生活中,可能就是支出多了一、兩成。更嚴重的是,此波物價上漲並非因需求增加,乃係成本推動型,這凸顯台灣物價上漲的動能並非來自經濟成長,與民眾消費力增加,供不應求所致,只是導因於國際原物料、能源價格的攀升。因此很多民眾並沒有增加收入,以化解物價的壓力,此際政府就必須扮演積極角色,要以國家的力量,包括政策與金錢的補貼,來濟助經濟的弱勢者,保障其基本生活所需。

事實上,在全球化與網路普及後,各國紛紛出現M型化社會的趨勢,中產階級逐漸萎縮消失,所以很多平均值的數據已失去了參考的價值,根本看不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例如去年平均實質薪資為四萬多元,卻有約三百五十多萬人月薪在三萬元以下,約占總受僱者四十二.八三%,月收入不到二萬元也有九十多萬人;而國內家戶所得較前年增加四.六%,卻有二十%家庭(一百五十九.二萬戶)一年入不敷出二萬九三○八元,高於前年,創下歷史次高。「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個別民眾的痛苦,是從很多總體經濟數據看不出來的,如果主政者真有愛民之心,應該走出數字世界的迷思,到庶民社會走透透,才能了解民生疾苦,進而找出解藥,舒緩其痛苦,打造幸福的世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