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產業競爭力 不該對內殺價

◎ 曾翔

報載我國所得最低二十%家庭的透支金額,創下史上第二慘的紀錄;整體家戶平均儲蓄率也創三十五年新低。這過去數年,我們所見的是GDP成長率不斷下修、貧富差距屢創新高,物價飛漲,實質薪資所得倒退十四年。面對極度惡化的經濟環境,政府千篇一律歸咎於國際經濟情勢,產業界亦不斷地撇除責任,除了怪罪政策、景氣,更將責任推給勞工…。薪水不漲是因為人才的競爭力不足、高等教育供過於求,但是漲了薪水又會危及產品在國際之間的競爭力,國民所得就在這矛盾當中不斷惡化。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的產、官何時才願意真正面對問題?

一直以來,台灣擅長的產業模式,是以快速地技術學習與彈性化生產網路,來切入國際生產鏈的某一環節;這種產業模式仰賴的是外國資本的技術轉移,利潤也僅能撿別人「剩下的」,因此唯有對內不斷地壓縮自己的成本,並無所不用其極的使勞工產出極大化,才能擴大利潤率。問題是,當我們的技術水平到達一定水準,外國資本為防自身的利潤被瓜分,會開始阻礙技術轉移,乃至培植其他開發中國家的資本。這種發展似乎是一種必然,但我們其實是有選擇的,我們不需要隨之起舞,不需要與開發中國家進行殺價競賽。

所謂的競爭力,說穿了,就是在商品市場中獲取更高利潤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追求競爭力不應該只是一味地降低成本,而是透過創新或加值,提升自身商品在生產鏈中的位階,才是正途。

台灣已經遭逢殺自身價碼殺到民不聊生的當下,是否應該嘗試跳脫一成不變的代工思維?而當怪罪勞工競爭力的言論出現時,是否應當反省我們產業界的生產模式產生了一種僵固性,讓我們陷入紅海而動彈不得?

(作者為勞工研究碩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