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栽培選手 單靠集氣沒用

◎ 俐霖

台灣每逢國際賽事,原本平常沒什麼人關心的選手,要是出乎意料的打進前八強,甚至有希望拿下獎牌,在社交網站上就可以看到各大新聞網的「小編」和網友們,忙著呼籲國人幫忙「集氣」,彷彿只要如此就是勝券在握,就是有在支持台灣的體育發展。如果沒拿獎大家嘆了聲可惜,落敗選手的名字依然沒人記得。要是真的拿了獎牌,政府官員自是忙不迭的論功行賞,能沾多少光就沾多少光。

然而請大家捫心自問,平常有多少人到現場去看過莊智淵比賽?在林書豪被各大球團踢來踢去的時候,有幾個人看好過他,為他集過氣?更別提那些幾乎毫無知名度的羽球、射箭和舉重選手,要不是許淑淨一舉成名天下知,媒體與民眾有為這獨自苦練的選手付出過關愛的眼神嗎?廠商和政府又有為他們拮据的訓練和參賽費用提出過什麼奧援?而這些付出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的選手,在熱鬧喧嘩的集氣聲過後,未來的運動員生涯又有誰替他們好好規劃?

選手們在國際舞台上榮耀的一刻,絕對不是台下那一晚短短的集氣就能換來的。要提昇台灣整體體育水準與環境,不如就從少一點錦上添花、多一點雪中送炭開始吧!

(作者現居澳洲雪梨,上班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