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垃圾食物誤人子弟

◎ 陳逸南

自由時報七月廿五日報導:「三成學童晚餐外食,薯條當飯吃」。而目前垃圾食物充斥校園,且國內學童喜好美式快餐之情形相當嚴重,令人憂心。

文獻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農業發展使得美國人的體重明顯增加,其一為高果糖的玉米糖漿廣泛使用於嬰兒食品、果汁、沙拉、汽水飲料(包括可樂、沙士)、冰淇淋等。高量的果糖容易在肝臟中代謝生成三酸甘油酯,引起脂肪肝、肥胖症及胰島素抵抗等。

美國心臟病專家李劍明博士編著《愛心啟示錄》(二○○九年出版)第廿頁記載,美式快餐埋下冠心病「禍根」。二○○八年的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冠心病都是從兒童時期就開始,兒童時期的肥胖症能明顯地預測成年後的心肌肥厚症。又由實驗和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反式脂肪酸與肥胖症、胰島素抵抗及第二型糖尿病之發生有關。

在美式快餐裡,油炸食物的反式脂肪酸,油脂過氧化、氧化應激及自由基危害,均與爾後發生代謝症候群、脂肪肝、肥胖症有關。而目前,國內有關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其標示,以及油炸過程使用油品的酸價升高、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問題等,仍然疏於管理。

在美牛「瘦肉精」風暴之後,建議以科學精神來探討美式快餐是否危害學童的健康,並早日消除「垃圾食物」的危害。

(作者為台灣北社科技組召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