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弓箭還給獵人

◎ 顏利真

繼日前電影「變羊記」的海報遭到文化部以「感覺」恐怖為由禁止刊登之後,日前,由台南市教育局為下個月即將舉行的「第二次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所設計的海報,也被指為有「暴力傾向」而要求「改進」。乍聞此事,直教人有「回到戒嚴」的恐懼與戰慄,因為文化部與教育部的政治暴力正一波波襲來……,細看教育部據以「指正」之處,實在讓人笑話:

首先,教育部指稱,海報上的平埔人背弓箭狩獵的圖像「有暴力傾向」——這種聯想實在很無厘頭,教人傻眼,試問,十七世紀的平埔族人在原野上奔馳,他不用弓箭狩獵,難道要他徒手捕鹿、飛奔獵牛嗎?更扯的是,官員們因「擔憂」其「暴力傾向」,竟矯情地假「動保人士可能會抗議」之名,做為「擋『箭』牌」,此又等而下之,不值論辯。

其次,對於海報上的「局處長」三個字被放在台灣圖形的框格中,教育部竟也有意見,指其會有「台獨聯想」——顯見馬政府「拒獨急統」的心態已到了杯弓蛇影、不打自招的地步。日前,文化部以「泥土化」來取代「本土化」;今日,教育部以「橢圓形」來取代「番薯形」,哪一個不是政治在操縱文化?那一個不是政治在介入教育?

遺憾的是,在教育部的建議下,南市教育局已「取下」平埔族人手上的弓箭,台灣的圖案也被改為橢圓形的圖案——前者違背文化史實,後者違背歷史真實——我們可以縱容這樣的「文化」「教育」嗎?

(作者為高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