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面對三齣鬧劇──人民只能自求多福

馬英九總統力推油電雙漲政策,儘管首先上漲的油價,因為錯估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在一次漲足後已經連十週降價,但其所牽動的物價上漲再也回不去了,全民付出的代價非常慘痛;而接續的第一階段電價上漲措施,卻無視油價的殷鑑,仍依既定時程在昨日啟動。以「沒有選票壓力」、「追求歷史定位」為由,掩飾自己的剛愎自用與無能,一錯再錯,一意孤行,似乎已成為馬總統連任後決策模式的特質,而以作秀方式治國,將導致台灣向下沉淪。

很多政治學者對於連任總統做過研究,不約而同指出第二任對於國家而言,通常不是祝福而是詛咒。但這些學者可能更難置信,竟有像馬總統這種靠形象起家的連任勝選者,會在第二任還未開始,就採取清理戰場的策略,打著公平正義的旗幟,無端搞出一場人為風暴,造成台灣破碎不堪的局面,也把個人滿意度打到谷底。而且,明明選舉已經獲勝,馬先生卻仍以選舉方式治國,最佳例證就是歐債風暴來襲,馬總統不在府內召集相關首長與學者研討因應之道,策畫台灣經濟之出路,反而像花蝴蝶一樣,每天行程排得滿滿的,到處參加畢業典禮及一些儀式性的場合。

令人憂心的是,馬總統身為一國之元首,所關切者多為瑣碎之事,譬如面對景氣低迷,提不出振興經濟之方略,從根本解決貧窮問題,卻整天像個嘮叨的失憶者,一再教導民眾如何節約度日,完全不具有國家元首的高度與胸襟。可怕的是,整個政府困於內鬥,根本無心應付歐債危機,以及全球經濟下滑。

在總統選前一個月,馬英九以前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過世之由,召開國安會議,更出動國安基金護盤,在內行人眼裡,金正日過世,固然增添地緣政治的一大變數,但對台灣影響甚微,更不可能衝擊台灣的安全與股市,故而馬政府的因應措施,名為護盤,實則是在護持馬英九的選情;如今歐債風暴吹襲全球金融市場,台灣的股市重挫,出口亦連續衰退,第一季GDP成長率幾乎為零,台灣經濟顯然遇到了嚴峻的挑戰,此時更有召開國安會議的迫切需要。但選舉結束了,馬總統選票已經騙到手,什麼國安會議、國安基金,統統不在考量之列,民眾還是自求多福吧。

馬英九三項所謂改革政策,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油電雙漲,以及復徵證所稅,推出才三、四個月,尚未蓋棺卻已可論定,乃是三齣鬧劇,非但導致台灣的內耗,物價飛漲,台股市值蒸發約三兆元,美台關係亦陷入膠著,無法突破,是徹底失敗的政策。就油電價格而言,馬總統宣稱油電不漲,中油台電會破產,但從馬政府宣布上漲後,國際油價已下跌約兩成,從成本來看,油電均無上漲的必要。而且,中油台電的巨幅虧損,癥結在於經營績效不彰與不法弊端層出不窮,這些環節據估計已浪費數千億元。馬政府不先除弊,卻用漲價方式讓全民買單,民眾豈能接受?在美牛方面,面臨同樣難題的南韓,係在取得美方在FTA的具體承諾,以及美韓FTA簽署生效後,才全面開放美牛進口,而馬英九的退讓顯然只能促成TIFA的復談,TIFA只是一個談判平台,FTA是兩國之間的經貿協定,換言之,馬政府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只是換來美台恢復經貿談判,等於用西裝換內褲,失敗自不待言。在證所稅方面,更是偷雞不著蝕把米,為了一年約一百多億元的證所稅,嚇跑了市場大戶、中實戶,導致成交量萎縮,證交稅在兩個半月內已先少近百億元。未來無論通過何種版本,都稱不上租稅公平,卻可能造成國庫一年數百億元的損失。

馬英九的第二任並未開啟其所自許的黃金年代,而是以經濟衰退、股市崩盤、加稅、漲價做為開端。或有建言,馬英九總統應發揮周處除三害的精神,先除掉美牛、油電雙漲、證所稅等三害,然後痛改前非,向人民道歉,如此方可平息一場可怕的風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