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2016 內憂與外患

◎ 許又方

外界普遍解讀蘇的目標將是代表民進黨角逐二○一六年總統大位,若蘇真有意如此,那麼他必須先克服甫上任就得面對的「內憂」與「外患」。

從「內憂」來看,蘇雖然當選主席,但媒體多已留意到民進黨主要都會區的新任黨部主委,立場幾乎都傾向「挺蔡」,形同另類的「地方包圍中央」之勢。在這種情況下,蘇若希望己意能獲黨內同志支持,戰略上除了放下身段包容異己外,別無他法。至於實際作為上如何進一步消融歧見、平衡派系——例如二○一四年縣巿長、議員選舉,怎麼產生令黨內心服口服的參選名單,以整合全黨力量進攻二○一六大選,絕對是蘇上任後最關鍵的挑戰。

至於「外患」,與國民黨二○一四的「過招」攸關蘇貞昌能否進軍二○一六固不待言,如何在現階段物價高漲、民怨譁然的混亂情勢中,針對證所稅爭議、健保費率調整及其他相關可能衝擊國計民生的政策,提出具建設性的監督作為,凸顯民進黨能力優於國民黨的形象,以博取選民的認同,無疑更是蘇貞昌必須認真著力之處。換言之,蘇不能讓民進黨只停留在消極杯葛的角色,而是積極點出主政者政策的良窳,並提供更開闊的施政視野。

而就算成功整合黨內分歧,並在二○一四選舉擊敗國民黨、贏得多數選民支持,蘇貞昌也未必能在二○一六勝出,因為影響之手早已伸入台灣政壇的中國共產黨,恐怕才是蘇邁向執政之路最大的障礙,蔡英文在二○一二的失利就是前車之鑑。因此,即使蘇真能領軍在地方選舉上力挫國民黨,若不能取得北京當局的間接認同,最後大概也將會如蔡英文般功虧一簣。或許這就是蘇為何在當選主席後立即宣布要復原民進黨中國事務部的原因吧?

蘇貞昌做事認真、性格嚴謹近於不通人情,早已風聞政壇。他無疑是個治國之才,但如何彌平前述的「內憂」與「外患」,讓自己有機會向總統大位叩關,正考驗著他的智慧。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